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后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a.“
郵票”
代指信件。第一節寫少時離家借書信寬慰鄉愁。
b.“
船票”
代指船。第二節寫游子和新娘各在水一方,以船為橋。
c.“
墳墓”
代指封閉的家園。第三節寫游子飄零在外,只能遙望故鄉,不能與親人團聚。
d.“
淺淺的海峽”
說明海峽不應成為兩岸的阻礙,表達了作者渴望祖國統一的心愿。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7
、
解析:因為“
墳墓”
有“
母親長眠在里頭”
,顯然不是指封閉的家園。理解詩歌語言的含意必須結合全詩內容,不能斷“
詞”
取議。
答案:C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59331.html
相關閱讀:《火與冰》閱讀答案
雪萊《西風頌(節錄)》閱讀
雷抒雁《掌上的心》閱讀答案
《山民》閱讀答案
《星星變奏曲》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