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題。
訪《蟻族》作者廉思
卻詠梅
“蟻族”群體多為“
80
后”,接受過高等教育,處境卻如卑微的螞蟻,群居在城市的邊緣。
記者:“蟻族現象”產生的原因是什么
?
廉思:研究發現,大城市均有大規模的“蟻族”存在。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大都傾向于留在城市,加劇了大城市的磁體效應。
2002
,有關部門制定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允許未落實工作單位的大學畢業生,其戶口兩內可繼續保留在原就讀的高校,這就為“蟻族”的產生提供了依據。同時,隨著我國首批擴招大學生進入社會,逐增加的畢業生與下崗再就業職工和民工潮匯聚成就業洪峰,造成我國就業壓力空前增大。這也必然要求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從精英化走向大眾化,讓更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進入普通勞動者的行列,但是很多學生在思想上還沒有完全適應這種轉變。高等教育的發展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市場需求情況并沒有及時成為專業設置、招生人數劃定的風向標。
記者:有讀者反映,每個人輕的時候都是艱苦奮斗出來的,“蟻族”并不值得同情或憐憫。你怎么看
?
廉思:“蟻族現象”也確實反映了我國社會一些深層次的問題。比如,“蟻族”絕大多數來自經濟欠發達地區,是名副其實的“窮二代”。他們勤奮苦讀考上大學,背負著家庭很高的期望,但是目睹同學中“富二代”、“權二代”畢業后輕易獲得好職位、買房買車,自己卻從村到村(從農村到聚居村),求職艱難,他們對貧富差距、社會不公的感受跟其他群體是不一樣的。如果這樣一群“精英候選人”無法參與社會,或者社會使他們“走投無路”,讓他們以輕脆弱的心靈和一無所有的經濟能力裸露于經濟危機之下,必將對我國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構成潛在威脅。
記者:通過你的研究,“蟻族”現在的思想狀況是什么樣子
?
廉思:中國社會存在大學生就是“天之驕子”的傳統觀念,很多鄉村出來的大學生自身還承載著父母的厚望、家族的“面子”。所以也會有類似“寧要北上廣一張床,不要外地一套房”的想法,迫使他們選擇留下來做“蟻族”。“蟻族”普遍認為,在大城市生活會更有利于自己的人生發展。他們急切盼望以積極的思路有序地融入城市,成為新市民。在這個思路的基礎上,剩下的問題就是研究怎么解決、采取什么政策、條件和進程。
記者:
最后,請你對“蟻族”們說些心里話。
廉思:
我要為“蟻族”鼓掌,“蟻族”并不是失敗者,只是尚未成功。放平心態,堅信自己的選擇,通過不懈的努力,“蟻族”一定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選自
2
月
25
日《中國教育報》)
12
.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表述,不正確
的一項是
(
)
A
.
“
蟻族現象
”
在各大城市都有存在,它反映出了深層次的社會問題,如果不認真審慎地對待這一現象,將影響到和諧社會的創建。
B
.
“
蟻族
”
群體特點鮮明,他們輕,堅忍,個人條件較欠缺,來自較落后地區,群居城市邊緣,但仍積極融入自己所處的城市。
C
.中國社會傳統觀念將大學生視為
“
天之驕子
”
,使許多大學生不能隨著社會現實的變化而改變自我的定位,奮斗目標的預設不切實際。
D
.大量民工涌入、大批下崗職工再就業,增大了
“
蟻族
”
生存的競爭壓力,
“
蟻族
”
絕大多數是“窮二代”,他們無法獲得
“
富二代
”
那樣的家庭幫助。
13
.下列不屬于
“
蟻族
”
現象產生的原因的一項是
(
)
A
.我國就業政策的調整,如未找到工作單位的大學畢業生的戶口兩內可繼續保留在原就讀的高校,為
“
蟻族
”
的產生提供了依據。
B
.逐增加的大學畢業生與下崗再就業職工、民工潮相匯聚,使得就業壓力空前增大,而很多大學畢業生的擇業觀還沒有完全轉變。
C
.高等教育發展與社會需求的相脫節,市場需求情況并沒有及時成為專業設置、招生人數劃定的風向標。
D
.傳統思想觀念、家庭的期望迫使大學生選擇留在大城市,同時留在大城市的畢業生確實發展機會多、生活質量高,比在其他地方的學生強。
14
.結合全文,談一談對待
“
蟻族
”
應持怎樣的態度。(
6
分)
參考答案:
12
.
B
(
“
個人條件較欠缺
”
不夠準確,第
1
段有
“
他們接受過高等教育
”
;
“
來自較落后地區
”
表述不準確,過于絕對化了,文中表述為
“‘
蟻族
’
絕大多數來自經濟欠發達地區
”
)。
13
.
D
(原文為“‘蟻族’普遍認為,在大城市生活會更有利于自己的人生發展。”而實際上并不一定如此)
14
.(
6
分)(
1
)對
“
蟻族
”
無法公平地參與社會競爭表示同情;(
2
)對
“
蟻族
”
給社會和諧與穩定構成潛在威脅表示隱憂;(
3
)對
“
蟻族
”
不能正確定位自己作為
“
普通勞動者
”
的身份表示批評;(
4
)對
“
蟻族
”
的選擇與努力表示鼓勵。(每點
2
分,答出三點即可得
6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73158.html
相關閱讀:宗璞《促織,促織!》閱讀答案
《我們這樣近,我們這樣遠》閱讀答案
散文閱讀《李首峰堅守的胡楊》附答案
高中三年級散文復習閱讀:《牡丹的拒絕》閱讀答案
《路,在沒路的地方》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