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的軌跡 由物理網資料整理
流星劃過天空產生的明亮的軌跡,有時可以保留幾秒鐘,而閃電在空中形成的閃光在幾分之一秒內即消失。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流星是在空氣稀薄的高空飛過,而閃電發生在氣壓很高的低空。
流星通常是宇宙空間闖入地球大氣層的宇宙砂粒,它在空氣中運動很快而且能夠打掉空氣原子中的電子,從而形成一個等離子區。丟失電子的空氣或氣體原子構成了等離子區,它是由裸露的原子和自由電子共同組成的。等離子區過去也稱作電離氣。在大約一秒鐘量級的時間之內,自由電子再次與原子結合并釋放能量,這能量正是迫使它離開初始位置時所需的能量。在結合過程中的能量是流星尾巴發光的能量來源。
閃電也同樣形成一個等離子區,它是由形成閃電電流的電子將原子中的電子打掉而形成的。
流星在大氣層的高處(也許二十里),那里氣壓很低,即空氣中原子相隔很遠,因此自由電子找到原子并與它結合而釋放能量需要一秒鐘左右,而閃電發生在低空,或許只有一、兩英里高,近地面處氣壓很高,意味著空氣原子相距很近,因此自由電子只需幾分之一秒內就恢復為常規氣體?諝庾兂傻入x子氣要從閃電中吸收能量。當等離子氣又恢復成空氣時將釋放出能量,如光、熱、聲。
多數情況下,閃電中能量大于流星的能量,而且閃電釋放能量的速度更快些,因此閃電放出的功率將比流星大。再者,閃電呈現藍色,而流星呈黃色——這說明閃電的等離子區溫度更高。閃電的等子氣是由電能形成的,流星尾部的等離子氣是由流星體的動能形成的。但不管等離子氣是如何形成的,由它恢復成正常空氣所需時間是由自由電子找到它所要結合的原子所需的時間決定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89580.html
相關閱讀:合理分配時間選好答題方法
成語中的物理知識
高考理綜復習要領:求準求穩求規范
慣性的解釋
高考物理備考:物理常用的兩種解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