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海市蜃樓的演示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物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海市蜃樓的演示 由歷史網資料整理

海市蜃樓是一種特殊和有趣的自然現象。我國宋朝大學者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曰:“登州海中時有云氣,為宮室臺觀,城堞人物,車馬冠蓋,歷歷可睹”。如今世界上各種媒體也經常報道在某沙漠或某大海的某時間出現了海市蜃樓,對此,男女老少都十分感興趣。

海市蜃樓雖然十分絢麗多彩,但形成的條件卻十分苛刻,不是每個人都能有幸一睹海市蜃樓的尊容。其實海市蜃樓是大自然的杰作,是一種有趣的物理光學折射現象,它是光線在垂直方向密度不同的大氣層中傳播,經過折射造成的結果。如果能把海市蜃樓搬進實驗室,將極大地提高學生對學習物理的興趣。筆者經常在實驗室給學生演示海市蜃樓,效果很好,F將演示海市蜃樓的方法介紹給大家,與同行分享。

1 演示材料

長約1.5m、寬約0.2m的平滑鐵片1塊,細沙約1kg,深色紙剪成的樹和駱駝若干個,長約0.5m、寬約0.4m的毛玻璃1塊,手電筒1只,1000W的電爐1個(煤球爐、木炭盆也可),支架2個(高度將視加熱爐而定)。

2 演示步驟

將平滑鐵片橫放在支架上,在平滑鐵片上撒上薄薄一層細沙,做成沙漠型的表面。把深色紙剪成的樹和駱駝貼在毛玻璃上,把毛玻璃放在平滑鐵片的一端,與鐵片垂直,使樹和駱駝露在沙層上面。在毛玻璃后下方,用手電筒向上照射,在平滑鐵片的另一端看去,好像樹木和駱駝后面襯托著明亮天空一樣。然后,把電爐放在平滑鐵片下面加熱(煤球爐、木炭盆加熱也可)。當加熱一定時間以后,用手靠近沙面,感到很熱時,便開始沿平滑鐵片往毛玻璃方向觀察。你就能發現沙面下方出現樹木和駱駝的倒影,好像樹木和駱駝旁邊有湖水時所形成的倒影一樣,忽暗忽亮,忽隱忽現,十分生動形象,小型的“海市蜃樓”實驗就算演示成功了。

3 注意事項

演示時房間里不能有風,光線不要太強,否則會影響實驗效果。另外要注意鐵片各處加熱要均勻,特別是靠近毛玻璃一端2/3的地方。

4 實驗原理

給平滑鐵片上的細沙加熱,細沙傳熱極慢,熱量集中在表層,這樣靠近細沙的底層空氣溫度上升很快,但上層空氣溫度卻仍然很低。這時形成了底層空氣溫度高、密度小,上層空氣溫度低、密度大的情形。當光線在密度隨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的空氣內傳播時會向上屈折,平滑鐵片另一端的樹和駱駝等景物的光線,經折射后進入觀測者眼簾,便出現了“海市蜃樓”現象。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經?吹“海市蜃樓”。例如:炎熱的夏天,在柏油馬路或水泥廣場上,在烈日的照射下,也能看到漂浮不定的汽車、人、房屋以及樹木等景物的倒影,這實質上也是一種“海市蜃樓”現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424252.html

相關閱讀:合理分配時間選好答題方法
高考理綜復習要領:求準求穩求規范
成語中的物理知識
慣性的解釋
高考物理備考:物理常用的兩種解題方法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