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這篇高考物理實驗知識點,希望大家認真閱讀,好好感受,勤于思考,多讀多練,從中吸取精華。
一、《考試大綱》中的實驗與探究能力要求
能夠獨立完成物理知識表中所列的實驗,能明確實驗目的,能理解實驗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實驗條件.會使用儀器,會觀察、分析實驗現象,會記錄、處理實驗數據,并得出結論.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能靈活地應用已學過的物理理論、實驗方法和實驗儀器去處理問題.
二、實驗題的主要特點
物理實驗年年考,年年有變化.從近年的實驗題來看,其顯著特點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1)從簡單的背誦實驗轉向分析、理解實驗
實驗原理是物理實驗的靈魂.近年來,高考物理實驗題既不是簡單地回答是什么,也不是背誦該怎樣,而是從物理實驗情境中理解為什么,通過分析推理判斷確實是什么,進而了解物理實驗的每一個環節.
(2)從既定的課本學生實驗轉向變化的創新實驗
只有創新,試題才有魅力;也只有變化,才能永葆實驗考核的活力.近年來,既定刻板的學生實驗已經從高考物理實驗題中淡出,取而代之的是學生尚未接觸過的要通過解讀物理原理的新穎實驗(如應用性、設計性、專題性實驗等).創新的實驗題可以使能力考核真正落到實處.
要點歸納
一、實驗題的歸納與說明
歸類
實驗內容
說明
應
用
性
實
驗
1.游標卡尺的使用
測量原理、使用方法;10分度、20分度、50分度的游標卡尺的讀數等
2.螺旋測微器的使用
構造、原理、使用方法、正確讀數等
3.練習使用示波器
面板上各個旋鈕或開關的作用;調試方法;觀察正弦波的波形等
4.傳感器的簡單應用
光電轉換和熱電轉換及其簡單應用;光電計數的簡單了解等
驗
證
性
實
驗
5.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實驗的等效思想;作圖法等
6.驗證動量守恒定律
用平拋實驗器進行實驗;轉化要驗證的等效表達式;對暫態過程分階段測量等
7.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用自由落體進行驗證;使用打點計時器和刻度尺等
測
量
性
實
驗
8.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
使用刻度尺和秒表;實驗操作要求等
9.用油膜法估測分子的大小
溶液的配制;油膜面積的估算方法等
10.測定金屬的電阻率
使用刻度尺和螺旋測微器;電流表、電壓表量程的選擇;測量電路的選取與連接等
11.把電流表改裝為電壓表
半偏法的設計思想與誤差分析;計算分壓電阻;改裝表的校對與百分誤差等
12.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
實驗電路的選取與連接;作圖法求解的方法等
13.測定玻璃的折射率
用插針法測定;畫光路圖等
14.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
用雙縫干涉儀進行實驗;實驗調節;分劃板的使用等
研
究
性
實
驗
15.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
明確實驗目的;使用打點計時器;用刻度尺測量、分析所打的紙帶來計算加速度等
16.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
用平拋實驗器進行實驗;研究的目的和方法;描繪平拋軌跡;計算平拋物體的初速度等
17.用描跡法畫出電場中平面上的等勢線
用恒定電流場模擬靜電場;尋找等電勢點的方法;描跡的方法等
18.描繪小電珠的伏安特性曲線
使用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電路的選取與連接;描繪U-I圖象并分析曲線非線性的原因等
探
究
性
實
驗
19.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
實驗設計的原理和方法;實驗數據的記錄與分析;實驗結論的描述與表達形式等
20.用多用電表探索黑箱內的電學元件
多用電表的使用與讀數;探索的思路;測量過程中的分析與判斷等
二、物理實驗的基本思想方法
1.等效法
等效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思維方法.對一些復雜問題采用等效法,可將其變換成理想的、簡單的、已知規律的過程來處理,常使問題的解決得以簡化.因此,等效法也是物理實驗中常用的方法.如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要求用一個彈簧秤單獨拉橡皮條時,要與用兩個互成角度的彈簧秤同時拉橡皮條時產生的效果相同使結點到達同一位置O,即要在合力與兩分力等效的條件下,才能找出它們之間合成與分解時所遵循的關系平行四邊形定則.又如在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中,用小球的水平位移代替小球的水平速度;在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中,通過調節木板的傾斜度使重力的分力抵消摩擦力而等效于物體不受摩擦力作用.還有,電學實驗中電流表的改裝、用替換法測電阻等,都是等效法的應用.
2.轉換法
將某些不易顯示、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轉化為易于顯示、易于測量的物理量的方法稱為轉換法(間接測量法).轉換法是物理實驗常用的方法.如:彈簧測力計是把力的大小轉換為彈簧的伸長量;打點計時器是把流逝的時間轉換成振針的周期性振動;電流表是利用電流在磁場中受力,把電流轉化為指針的偏轉角;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g是通過公式T=2把g的測量轉換為T和L的測量,等等.
3.留跡法
留跡法是利用某些特殊的手段,把一些瞬間即逝的現象(如位置、軌跡等)記錄下來,以便于此后對其進行仔細研究的一種方法.留跡法也是物理實驗中常用的方法.如:用打點計時器打在紙帶上的點跡記錄小車的位移與時間之間的關系;用描跡法描繪平拋運動的軌跡;在測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實驗中,用大頭針的插孔顯示入射光線和出射光線的方位;在描繪電場中等勢線的實驗中,用探針通過復寫紙在白紙上留下的痕跡記錄等勢點的位置等等,都是留跡法在實驗中的應用.
4.累積法
累積法是把某些難以直接準確測量的微小量累積后測量,以提高測量的準確度的一種實驗方法.如:在缺乏高精密度的測量儀器的情況下測細金屬絲的直徑,常把細金屬絲繞在圓柱體上測若干匝的總長度,然后除以匝數就可求出細金屬絲的直徑;測一張薄紙的厚度時,常先測出若干頁紙的總厚度,再除以被測頁數即所求每頁紙的厚度;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單擺周期的測定就是通過測單擺完成多次全振動的總時間除以全振動的次數,以減小個人反應時間造成的誤差影響等.
5.模擬法
模擬法是一種間接實驗方法,它是通過與原型相似的模型來說明原型的規律性的.模擬法在中學物理實驗中的典型應用是用描跡法畫出電場中平面上的等勢線這一實驗,由于直接描繪靜電場的等勢線很困難,而恒定電流的電場與靜電場相似,所以用恒定電流的電場來模擬靜電場,通過它來了解靜電場中等勢線的分布情況.
6.控制變量法
在多因素的實驗中,可以先控制一些量不變,依次研究某一個因素的影響.如在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中,可以先保持質量一定,研究加速度和力的關系;再保持力一定,研究加速度和質量的關系;最后綜合得出加速度與質量、力的關系.
三、實驗數據的處理方法
1.列表法
在記錄和處理數據時,常常將數據列成表格.數據列表可以簡單而又明確地表示出有關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有助于找出物理量之間聯系的規律性.
列表的要求:
(1)寫明表的標題或加上必要的說明;
(2)必須交代清楚表中各符號所表示的物理量的意義,并寫明單位;
(3)表中數據應是正確反映測量結果的有效數字.
2.平均值法
現行教材中只介紹了算術平均值,即把測定的數據相加求和,然后除以測量的次數.必須注意的是,求平均值時應該按測量儀器的精確度決定應保留的有效數字的位數.
3.圖象法
圖象法是物理實驗中廣泛應用的處理實驗數據的方法.圖象法的最大優點是直觀、簡便.在探索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時,由圖象可以直觀地看出物理量之間的函數關系或變化趨勢,由此建立經驗公式.
作圖的規則:
(1)作圖一定要用坐標紙,坐標紙的大小要根據有效數字的位數和結果的需要來定;
(2)要標明軸名、單位,在軸上每隔一定的間距按有效數字的位數標明數值;
(3)圖上的連線不一定通過所有的數據點,而應盡量使數據點合理地分布在線的兩側;
(4)作圖時常通過選取適當的坐標軸使圖線線性化,即變曲為直.
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物理實驗知識點就到這里了,希望大家認真閱讀,祝大家學業有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483516.html
相關閱讀:慣性的解釋
合理分配時間選好答題方法
成語中的物理知識
高考理綜復習要領:求準求穩求規范
高考物理備考:物理常用的兩種解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