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難點一:響度、音調和音色三者的區別
突破方法: 1、請同學們區別二次老師說話聲音的不同點,第一次老師分別用大小不同的聲音說“大家好”,生很容易回答出二者的不同點是“大小不同”;第二次老師再說“大家好”,但有一次有意將聲音憋得“很尖”(生這時候會哄堂大笑,笑了就會有很深的印象!),然后回答說“一次聲音粗,另一次細”。
2、教師總結:物理學中就把聲音的強弱(即是大。┙凶觥绊懚取;把聲音的高低(即是尖細或者粗獷)叫做“音調”。
3、練習鞏固:請同學們分別列舉二次聲音的響度和音調不同的生活實例。教師點評后再補充經典的問題:老虎的吼聲與老鼠的叫聲相比較,__的響度大;__ 的音調高。
4、請問老師的聲音和趙忠祥比較,那個的聲音聽起來更悅耳?
生可能會答:趙忠祥的聲音有磁性,所以更悅耳。
師追問:是由于趙忠祥的聲音響度或音調大或高的原因嗎?由此引發到對“音色”概念的理解。
重難點二:響度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
突破方法:1、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而產生的,是振動的什么不同導致聲音的響度大小不同。請大家先提出自己的猜想,并通過生活經驗或設計實驗進行驗證。這里教師的演示用鼓面或發聲的喇叭上面撒紙屑比較理想。全體同學的體驗實驗可以通過用大小不同的力“拍桌子”,然后觀察桌面的物體振動幅度來觀察比較。
2、研究方法介紹:物理學中,為了很好地認識一些微觀的或不易觀察的現象,經常把這些現象通過放大或轉化,成為容易觀察到的現象,這種方法就叫做轉換法。
重難點三:音調的高低與那些因素有關?
突破方法: 1、教師問:魯智深揮舞的大鏟“呼呼”有聲;李小龍舞動的三節棍“嗚嗚”作響,估計二者哪一個導致空氣振動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你猜想其原因是什么?
生可能答:三節棍發出的音調高,可能是三節棍揮舞起來更快,導致空氣振動的也更快。
師補充:如何設計實驗來驗證我們的猜想?【這里以前常用鋼鋸條按在桌面上,改變伸出的長短來演示,或者是用疏密不同的梳子實驗的實際的效果都不太理想。如果課前搬一輛自行車道教室中,再用鋼鋸條檢驗在速度變化下振動鋸條的音調,效果應該好一些。】
重難點四:振幅與頻率的區別。
突破方法: 1、從表述上區別,前者是指振動的幅度大小不同;后者是指振動的快慢不同。
2、可以用擺動手臂幅度和快慢區別的手勢或是在黑板上的板畫幫助學生建立感性認識!靖行缘恼J識有必要,往往容易讓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培養想象力:女同學的聲音往往比較尖細,即音調高。我們可以想象她發聲的聲帶很窄,在說話時振動的速度相比較男同學更快。
4、實驗探究:音調的高低與弦的粗細、長短和松緊有關。該實驗可以選擇用吉他演示,效果明顯,并且可以加深學生對響度與音調,振幅與頻率的區別的理解。
來源:謝冬英物理工作室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563392.html
相關閱讀:高考理綜復習要領:求準求穩求規范
慣性的解釋
成語中的物理知識
合理分配時間選好答題方法
高考物理備考:物理常用的兩種解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