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物理學習的幾個誤區及相應對策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物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摘要:分析了學生學習物理過程中,在學習方法和思維方面存在的幾個誤區,闡述了學生學好物理,提高物理素養的幾種有效策略,并對教師的教學方法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物理,誤區,學習方法
  
  中學生學習物理普遍感到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學科特點、學科內容、教學方法上的原因,又有學生學習方法、思維方法的原因。下面通過分析學生在學習物理方法和思維上常出現的幾個誤區,提出學生學好物理,提高物理素養的幾種有效策略。
  
  1學生在學習方法上常見的誤區及相應教學策略
  
  1.1忽視基礎概念的學習,盲目搞“題海戰術”
  
  有些同學在復習中,不把重點放在掌握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基本方法和提高物理學科能力上,而是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多做題、做難題、甚至做偏題,力圖多熟悉一些題型,以便在今后的考試中對號入座,熟練答題。更有同學認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練習的難度成正比。實際上,當題中給出容易忽視的隱蔽因素時,當已知條件多于解題所需條件時,當提問角度變換時,由于基本概念模糊常常做出似是而非的結論。
  
  針對此種現象,首先,教師要有預見性、有針對性地設置部分概念習題,讓同學充分暴露其錯誤所在,通過討論分析錯誤產生原因,把概念性錯誤消滅在萌芽狀態。
  
  其次,做到精講精練,除了教會學生如何綜合運用學過的物理概念、物理規律來處理解決具體問題的同時,強調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培養其思維的變通性,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擺脫“題海戰術”之苦。
  
  1.2忽視對所學知識的歸納、總結,使之網絡化
  
  學生學習任何知識都經過一個“由薄變厚,由厚變薄”的過程,大部分學生把一章學完了,一本書學完了,感覺到自己所學的知識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即“由薄變厚”過程。然而僅僅停留在這個層次上,所學的只能是一盤散沙。心理學家指出:物理學屬于程序性知識,要把這些知識靈活掌握,除了讓學生練習一部分題型,形成知識程序化外,更為重要的是若學生能把這部分程序性知識及時提取出來,形成靈活多變的知識鏈極為重要,這就要求學生對每一章,每一節內容及時概括總結,使之網絡化。在初中物理范圍內,從學生學習要求看,由于方法、技能之間的依賴關系并不是那么密切,因此,學生學會以知識為主線,按照知識之間內在聯系的要求把它們連接成為具有內在聯系的整體網絡。這樣厚厚一本書學完后也就幾頁,即“由厚變薄”的過程,這樣等學生再用到這一部分知識時,就能及時從知識的網絡庫里迅速、敏捷地提取出這一部分知識,使解題高速高效。
  
  1.3不注重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訓練
  
  從歷屆學生中發現:1)相當多的學生看不懂某些試題的文字敘述,無法確切理解試題中所給的物理事實和隱含的物理條件,因而不能建立符合題意的物理情景,當然,也就列不出正確的方程進行解題。2)簡答題靈活性大,要求較高,學生在回答時常出現語無倫次,因果顛倒,主次不分現象。因此,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極為重要。首先只要有必要,引導學生自己讀題、自己審題,培養他們閱讀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其次培養學生與學生之間互相講題,讓學生將自己推理、分析的過程簡明而正確地表達給別人,若講不清或未能正確表達,說明推理、分析、綜合方面還存在邏輯混亂或在論證過程中存在漏洞。通過長期對學生潛移默化引導和培養,這方面能力會得到循序漸進的提高,教師在操作中必須“持之以恒”,切莫“操之過急”、“包辦代替”。
  
  2中學生思維上常出現的誤區及相應策略
  
  2.1錯誤的先有概念干擾學生物理概念正確構建
  
  由于初中學生還處于直接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處理問題大部分還停留在對感性材料的不完全歸納上,他們早已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自己腦子中所形成的物理概念來接觸這個世界,并在不少問題上用直覺思維和自己經驗得出他們的結論。然而若學生所形成的先有概念是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往往影響對物理概念的正確構建,由于這部分先有概念具有隱蔽性、主觀性、非邏輯性、頑固性,所以,教師如何幫助學生清除頭腦中錯誤的先有概念的干擾,其任務變得異常艱巨,這往往也是部分學生學不好物理的主要原因。相反若學生在學習中能自覺地清除錯誤的先有概念,通過分析、推理解決一些物理問題,就能實現思維上的一大飛躍,即由直覺思維到抽象思維的升華。
  
  作為教師,首先充分了解學生在學習中存在哪些對教學干擾嚴重的先有概念。了解的方法可以靠對自己學習過程的回憶,對物理學史的學習,更重要的是靠教學中學生的反饋信息和教學經驗的積累。由于先有概念的隱蔽性,教師必須善于創造一種課堂氣氛,使學生積極參加教學活動,勇于暴露思想,甚至可以故意造成“誤區”讓學生上當,進行熱烈爭論,將爭論結果與教師講授的科學知識形成鮮明對比,讓學生正視自己的錯誤認識。其次必須針對它形成的具體范圍,向學生進行充分的說理,引起學生的思想交鋒。最后針對剛剛建立起的科學概念,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徹底拋棄原有錯誤認識。
  
  2.2忽視物理過程的構建過程,盲目亂套公式
  
  數學是學習物理不可缺少的工具,物理概念和規律采用數學語言表達,往往非常簡潔,但是數學表達式與物理內涵有本質差異,學生往往把公式及公式變形后的物理意義,混為一談。例如σ=m/v變形后m=σ/v兩者表達的物理意義完全不同,這樣的例子如:功率公式、電熱容公式、電阻率公式在物理學中舉不勝舉。在物理知識應用上,由于把注意力集中在大量的難題上和公式變換上,養成亂套公式的習慣,從數學形式上理解物理概念,忽視物理過程和物理概念本身的建構。為了使學生能正確運用數學“語言”表達物理內容,在教學中應加強實驗,增強感性材料,在理解材料、分析材料基礎上,總結歸納出物理概念或物理規律,使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形成正確的概念,并及時對類似公式歸類總結使學生每當應用數學表達式來表達物理意義時,給它賦予物理含義,使二者有機地統一起來。
  
  2.3非本質特征刺激影響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形成,造成學習的又一思維誤區
  
  由于初中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還處在發展階段,看問題常常只顧現象而忽視本質,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客觀上造成學習困難。由于物理情境紛繁復雜和本質屬性的豐富,而教材、教師講某一概念列舉范例時無意地誤導學生對概念的理解。針對此種情況,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注意引導學生從諸多現象中摒棄非本質的因素,抽象出概念和規律的本質屬性。其次,教師列舉的事例應是多方位的,使學生形成概念的立體化、多元化。
  
  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以分析和推理為前提的學科,由于學生思維還處于發展階段,教師要首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重視概念建構和正確理解使之網絡化,其次通過課堂教學,設置情境,幫助學生克服思維障礙,全面提高物理素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563398.html

相關閱讀:高考物理備考:物理常用的兩種解題方法
合理分配時間選好答題方法
慣性的解釋
成語中的物理知識
高考理綜復習要領:求準求穩求規范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