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不是抓緊每一分鐘學習,而是抓緊學習的每一分鐘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物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1、要知道自己不是不用休息的超人。

  在學習中,每個人也都要明白:“你不是超人”,只有休息好才能學習好,長時間超限度地學習會將你擊倒。

  在高三學習階段,總保留著睡午覺的習慣,晚上也會在12點之前睡覺。在高三階段每天都要睡這么多的時間。但在制定時間計劃的時候,保證必要的休息還是應該的。有很多同學在喜歡熬夜,因為夜里安靜,有利于學習。但這樣就會影響白天的精神狀態,上課老想打瞌睡,又怕被老師發現,睡得很不安穩,于是課沒有聽好,覺也沒有睡好,一天到晚都迷迷瞪瞪的。高中的時間說長也長,說短也短。要浪費時間很容易,一晃就過去了;要努力學習也足夠長,學習任務重的時候偶爾熬夜可以,長期如此對于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是吃不消的。

  浙江省理科狀元陸文在演講中曾經說過這么一句話,非常經典:

  “不是抓緊每一分鐘學習,而是抓緊學習的每一分鐘!

  這句話的意思很明確,不是你每天學習24個小時你就一定能學好,而是你可能每天只學習十個小時,甚至八個小時,但你能保證在這學習的八個小時中,你是精力充沛的、專心致志的、富有效率的,就能真正學好。

  2、“下功夫學”才是硬道理!高考總在談要具備什么什么樣的能力,也有一些人熱衷于所謂的學習方法。其實,沒有對教材知識體系的記憶和理解,還妄談什么能力?連學習時間都不能保證,有什么資格論及方法?沒有量變的積累,哪會發生質的飛躍?就現在的高考而言,大量的記憶和重復的訓練仍然是考上大學乃至考上好大學的基本前提。

  3、戒“驕”戒“躁”。這是總復習過程中最容易產生的兩種心理問題:1、老師復習課上講的我都知道,參考書上的題我都做過。但好好想想,“都知道”和“都很清楚”是一回事嗎?“都做過”和“都能做對”是一回事嗎?所以一定要“戒驕”,底盤放低,全面復習,不留疏漏。2、我第一次就沒學好,總復習跟聽新課一樣,我可咋辦呀,我還能不能考上了?聽我說,不要那么懷疑你自己的能力,即使是當新課重新學一次,你還學不會?你就承認自己那么笨?是為自己找個借口主動放棄,還是該知難而進努力趕超?所以一定要“戒躁”,一點一點慢慢來,你一定能行!

  4、概念學習是基礎,以概念為中心可以進行發散式的思考和訓練。有一些重要的概念要著力弄清它們的內涵和外延。核心概念抓全面,一般概念抓重點,相近概念抓辨析,普遍概念抓遷移。

  5、初次學習的任務在于探究細節,簡單的說就是要聽懂;重復學習的任務在于建立體系,簡單的說就是要記住。高考復習明顯屬于后者,所以不要在一些細節知識上耗費太多的時間,而忽略了整體框架的構建。只有建立了完整而合理的框架,你的知識才有用,才能進行有效的遷移。就如同你買了一袋醋,但是隨手把它放在了一個地方,到要用的時候找不到,和沒有買是一樣的。

  6、很多同學,尤其是聰明的同學,總愛鉆研一些東西。但是你一定不要在那個上面耗費太多的時間,高考的絕大部分題目都是在考察重點知識,而不是你鉆研的那些知識難點。怎么樣正確而又快速的解決一些基礎問題才是高考制勝的法寶。如果你不是鐵了心要考清華和北大,那請你不要再戀戰于那些需要一個小時才能做出來的題目。

  7、高三的作業很多,導致了很多同學都在求快。但是你一定要明白效率和效益是兩碼事情。效率是一定時間內你完成了多少工作,而效益是在你投入一定的成本后獲得了多少收益。不要再沾沾自喜于一晚上做了幾套卷子,而是考慮一下這一晚上對于你的提高有多少幫助。其實你自己也有感覺,前者會讓你感覺很累,后者會讓你感覺很爽。

  8、學習畢竟有個體差異,你要學會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了熟于心,然后堅定的執行,雷打不動。比如每周用5天來完成自己的計劃,周一做一套數學卷,周二對前一天的錯誤進行改正并強化練習,周三做一套理綜,周五改正并強化。周三作為機動,周日集中訓練英語和語文。這只是一個例子,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制定計劃。當然,前提是老師布置的作業要在學校就完成。是不是覺得很累?只有這樣,你才會有真正的提高。

  9、對于一些反復出現的題目,你可能閉著眼睛都能把答案選上來。但是請你不要迷醉于這種感覺,高考不會有你做過的題,即使有也可能早就在一些你容易忽略的地方設下了新的陷阱。所以,所有的題目都當第一次見到它,細致的審題和縝密的思考什么時候都不為過。不要見到容易題就血壓升高,亢奮至極;也不要見到難題就畏手畏腳,斗志全無。不過,我也承認,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

  10、高考是個讓人揪心的事情,因為風險太大了。但是你一定要明白,沒有風險也就意味著沒有回報。除了極個別的人,高考仍然是你改變人生躋身上流的最最廉價的途徑。以后的道路的確沒有風險,但也沒什么機會了。那種風平浪靜,一眼望穿的生活會讓你不寒而栗。

  正確的時間管理理念“抓緊學習的每一分鐘,而不是抓緊每一分鐘學習”

  時間管理上有一個誤區,就是把所有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不留空隙,名之曰不浪費時間。其實,所謂時間管理是指用最短的時間或在預定的時間內把事情做好,講求的是一個效益問題。時間管理指的是所有時間,包括休息休閑的時間,不僅僅是學習工作的時間。二者各有其值,不可偏頗。管理好自己的休息時間同樣重要,所謂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當年有一句口號“拼命地玩,玩命地學”是有道理的。高三學生尤其要“會玩”,學會利用零余時間,學會積極休閑。課間、課后,睡前、飯后都是零余時間,看看天、吹吹風、散散步、聊聊天都是休息調節,聽聽音樂、翻翻報紙也是休息。休息并非就是睡大覺,積極休息就是換一種思維方式,文理科不同學習內容的間隔、切換也是休息。每周計劃出一個大塊時間徹底放松更是休息,越是緊張的時候越是必要。很多家長不允許孩子有這樣的安排,其效果適得其反。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去。規劃中的學習時間要讓自己忙起來,分秒必爭,不要把整塊時間拆零,學會集中自己的零星時間成為連續性的時間段。每一個時間段都有具體的事情,每一件事情都有固定的時間去做,把整塊時間劃格子,然后填滿它。每一個時間單位結束后要回顧反思檢視,要讓自己的計劃成果數量化、視覺化。一時一事,日事日畢。

  來源:許多物含妙理的博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794108.html

相關閱讀:成語中的物理知識
慣性的解釋
高考理綜復習要領:求準求穩求規范
合理分配時間選好答題方法
高考物理備考:物理常用的兩種解題方法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