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運動學追及問題的常見類型及分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物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說明:在減速運動時,要注意停下的時間。有的時候可能被追的已經停下來,被追的還沒有追上,時間上就會有大的區別!

例題:甲車以 1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勻速行駛,乙車以4 m/s的速度與甲車平行同向做勻速直線運動,甲車經過乙車旁邊開始以0.5 m/s2的加速度剎車,從甲車剎車開始計時,求:

(1)乙車在追上甲車前,兩車相距的最大距離;

(2)乙車追上甲車所用的時間。

[解析] (1)當甲車速度減至等于乙車速度時兩車的距離最大,設該減速過程經過的時間為t,

則v乙=v甲-at 解得:t=12 s

此時甲、乙間的距離為 Δx=v甲t-at2-v乙t=10×12 m-×0.5×122 m-4×12 m=36 m

(2)設甲車減速到零所需時間為t1,則有:t1=20 s

t1時間內:x甲=t1=×20 m=100 m

x乙=v乙t1=4×20 m=80 m

此后乙車運動時間:t2== s=5 s

故乙車追上甲車需t1+t2=25 s

規范求解:

(1)解題思路和方法:

(2)解題技巧:

①緊抓“一圖三式”,即:過程示意圖,時間關系式、速度關系式和位移關系式。

②審題應抓住題目中的關鍵字眼,充分挖掘題目中的隱含條件,如“剛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往往對應一個臨界狀態,滿足相應的臨界條件。

③若被追趕的物體做勻減速運動,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該物體是否已經停止運動,另外還要注意最后對解的討論分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915115.html

相關閱讀:高考物理備考:物理常用的兩種解題方法
合理分配時間選好答題方法
高考理綜復習要領:求準求穩求規范
慣性的解釋
成語中的物理知識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