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美好的人宛如寶藏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天天故事會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假裝在紐約:“70后”也許是建國后最幸運的一代。孩童時不用忍饑挨餓,也不用吃三鹿奶粉;少年時正值港臺文化黃金年代,又沒有國產山寨文化毒害;在“文革”后商業化之前整個社會充滿正能量的80年代長大成人;在學費暴漲前一路上完學;工作后在房價飆升前買了房。
  
  @中國周刊:我們村落后縣城至少20年,縣城與北京又差了50年——首屆中國貧困地區小學校長論壇在北京召開,有校長坦承:“城鄉之間的差距已經是現實,永遠無法改變。”還有教師說,自己的學生正餐常常只有蒸玉米飯,只有家境好的學生,才舍得花5毛錢,配上一包榨菜。
  
  @劉同:很多父母對子女說:“你畢業了就回老家吧,我們托人幫你找一份工作,買套房子,找個好男人嫁了,生活安心,我們也放心。”但每個人生下來不就是為了見識這個世界嗎?如果我們都變成小肥羊的羊、肯德基的雞,生下來就是為了死,我寧愿從來就不被生下來。愛是理解,不是禁錮。生是見識,不是活著。
  
  @馬伊?:最痛恨一大早在面包店占據幾張桌子開會的貌似合伙人的男男女女,早已吃完面包還賴著不走,時不時蹦出個英文單詞高談闊論母嬰產品。周圍都是帶著孩子來買面包準備吃完再走的媽媽們,大家都找不到地方坐。面包店的座位本來就少,大家吃完后都應該自覺離開不占用桌子,這種根本不體貼婦女孩子的人還想做好母嬰產品生意?
  
  @里程:文學的魔力在于:它的門檻似乎很低,很多人都可以喜歡它,而一旦跨入,卻發現里面是浩瀚無邊的夜空。你要憑天賦與一世的修煉,才能辨識那些閃耀的巨星,你還要在摸索中慢慢尋找并確定自己的位置。因為光線太暗,隱秘藏于四野,于是,一連串的誤讀發生了:誤讀別人,也誤讀自己。
  
  @咆哮女郎柏邦妮:寫散文像畫國畫,一氣呵成,純以氣息取勝。寫劇本像畫油畫,講究構圖和布局,刮開成畫,下面是無數層顏料,一層蓋一層。
  
  @吳蘇媚:突然知道相識多年的朋友會跳弗拉明戈,頓時驚艷,美好的人低調又宛如寶藏。
  
  @彭曉蕓:一個人獨立于世間所需要的:1。愛的能力;2。找到畢生熱愛的事業;3。一兩樣藝術愛好——這比心理醫生強大;4。獨處的能力和社群生活團隊意識兼具;5。正常的道德感知能力。教育就是承擔起激發孩子建設自我的責任,一旦錯過習慣養成期,成年了再行糾正或培養,為時晚矣。有的人活得無聊就是因為缺乏熱愛。
  
  @巫昂:我討厭這樣的寫作:炫耀技巧,用小聰明,裝大師,內在空洞,缺乏耐心,投機,想要一蹴而就。而除了裝大師,我都犯過。年輕的時候,想要趕快寫出厲害的東西,后來發現,這是違背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的。無論詩歌還是小說,十年是入門期,是學徒期,很正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gushihui/372241.html

相關閱讀:美好的人宛如寶藏
如果草兒會說話
美國小學生千奇百怪的請假條
《何為貴》等
古墓里的爭吵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