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上海高考語文閱卷組組長:好作文不能“無我”,但不能“唯我”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高考作文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再過一個月就要高考了,眼下,高三生進入高考沖刺階段。有人說,高考科目,就語文是沒啥好復習的。其實未必,比如高考作文,有沒有人點撥,還是不一樣的。

怎樣的高考作文有“高分相”,能拿一類卷?考生明明感覺在迎合命題者,扣住題目寫作文,為何閱卷老師不僅不領情,還“痛心疾首”地直搖頭?關鍵時刻,快聽聽周宏怎么說。

周宏,上海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上海市高考語文閱卷中心組組長。(小編想說:這個身份,放在眼下這個時刻,他的話對今年高中生的考場作文,應該有風向標的意義了吧~~~)

當前中學生作文最大的問題是“無我”。記敘文捏造故事情節,穿越古今中外;議論文生搬硬套名言事例,思路凌亂、有句無篇。原因還是在于所謂的應試教育,學生不屑于自身感受,專注于揣摩命題者的意圖,意欲投其所好而得其好評,結果活生生地把自己的“微光”丟棄,“只因為它是自己的東西”。殊不知“天才”正是抓住了自己的東西,同時借鑒他人之思考,化為己用,根據題意,生發出一篇“有我”而不“唯我”的佳作。

早在數年前,筆者就強調,所謂“高考體”應試作文不僅不能贏得命題者和閱卷者的青眼,還會南轅北轍,在考場上鎩羽而歸。然而,瀏覽今年高三同學的作文,不禁感嘆,這一現象不僅沒有收斂,反而愈演愈烈。是什么導致這么多學生前赴后繼飛蛾撲火呢?

除了時時見于報章雜志微博微信的所謂作文寶典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學生作文基礎太差,只能臨陣磨槍,求個外表光鮮。而這基礎差的背后原因,一為教材缺少作文教學的合理安排和有序要求,更無相對體系;二為作文難教,教學顯效太慢,非學技巧便能畢其功。

于是作文教學變成了“布置作文??當場完成??批改發回”的簡單無序狀態。有的老師認為只需大量閱讀多多積累,學生便能自我感悟,進而自然妙筆生花;有的老師則著力于傳授作文技巧,打造華美語言,結果自然是水無源木無本了。當然,兩者都需兼有,而打通閱讀和寫作的血脈,需要老師搭建橋梁,指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學習寫作思路的方法;欲化技巧為寫作利器也同樣不能流于表面,以為給了他并列層進總分諸結構法,學生便能運用得當,敷衍成文了。其實這些結構法也是后人總結先人優秀成品的寫作理論。諸法的依據是經典作品的思路。作文尤其是議論文,能夠邏輯清晰表述得體說服讀者的不是結構,而是思路以及支撐它的論據。所以作文教學關鍵之一在于教思路而不是教結構。一節不寫作文而討論問題,理清思路進而傳授思維方法的作文課,可能比寫多篇作文對學生的幫助更大。作文教學少不了這“不寫”的環節。如果真的能用三年時間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重視思維方法和具體作文思路的教學,高三恐怕真的無需專門復習作文,學生便能以語文素養包括作文素養的不變應對高考作文題目的萬變了。

也就是說,有了閱讀積累,有了思維方法,何需擔心作文“無我”?又何愁“有我”的作文不會出現?

當然,真正使之“有我”,還需著力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學會分析,既能思考后認同材料觀點并加以證明,更能質疑后補充材料不足,寫出自得之見。這種有我的作文,才是寫作的正道,也是培養學生寫議論文的目的所在。對這種作文的鼓勵和支持,也是我們的使命。

然而,僅僅“有我”還不夠,有些學生的作文,“我”在作文中近乎膨脹,唯我獨尊,自說自話,根本不考慮材料和他人觀點的合理性,以天下之理為盡在己,結果是片面絕對,不堪一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zzw/1140358.html

相關閱讀:素材積累 高考優秀作文議論性散文片段精選(荊軻)
詩意地棲居-話題作文“尋覓生活中的詩情”導寫
名家點評2018年高考作文之天津卷
高中優秀作文賞析:匆匆
2019年高考作文題預測-“一半是火焰,另半也是火焰”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