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3日,“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在北京發布!爸袊鴮W生發展核心素養”以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為基本原則,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
據悉,“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事關今后的課標修訂、課程建設、學生評價等眾多事項,因此也被譽為課程改革的“關鍵”、新課標的“源頭”、中高考評價的“風向標”。而這其中的六大素養甚至可以看作是2018年高考作文必考的六大“母題”。為此,本刊特邀多位對高考作文命題有深入研究的高中名師,依據這六大“母題”,對2018年高考作文的命題趨勢進行權威解讀,并結合往年高考作文真題,對2018年高考作文命題做出預測,以期為大家的高考作文備考助力!
“母題”之六:實踐創新
母題”闡述
實踐創新主要是學生在日;顒、問題解決、適應挑戰等方面所形成的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行為表現。具體包括勞動意識、問題解決、技術應用等基本要點。
1.勞動意識
重點:尊重勞動,具有積極的勞動態度和良好的勞動習慣;具有動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在主動參加的家務勞動、生產勞動、公益活動和社會實踐中,具有改進和創新勞動方式、提高勞動效率的意識;具有通過誠實合法勞動創造成功生活的意識和行動等。
2.問題解決
重點:善于發現和提出問題,有解決問題的興趣和熱情;能依據特定情境和具體條件,選擇制訂合理的解決方案;具有在復雜環境中行動的能力等。
3.技術運用
重點:理解技術與人類文明的有機聯系,具有學習掌握技術的興趣和意愿;具有工程思維,能將創意和方案轉化為有形物品或對已有物品進行改進與優化等。
思考和理解這三個基本點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正確把握和界定相關概念的內涵。如這里的勞動內涵相當廣泛,不僅僅局限于我們通常所理解的體力勞動,也包括精神層面的智力勞動;不僅僅局限于個體和家庭層面,也包括公益活動與社會實踐。(2)對勞動、問題、技術的看法和態度,應當形成深入理性、積極正面的認知,認識到它們對于個體能力提升和事業成功、對于社會進步發展的重大價值與意義,形成尊重勞動、熱愛勞動、正視問題、勇于發現和解決問題的正確態度。(3)在實踐操作層面通過學習、思考、交流,在實踐中反復琢磨改進一系列勞動實踐、問題解決、技能養成的方法與技巧。
真題解析
1.2019年高考全國新課標卷Ⅲ作文試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歷經幾年試驗,小羽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推陳出新,研發出一種新式花茶并獲得專利?墒桥可a不久,大量假冒偽劣產品就充斥市場。小羽意識到,與其眼看著剛興起的產業這么快就走向衰敗,不如帶領大家一起先把市場做規范。于是,她將工藝流程公之于眾,還牽頭擬定了地方標準,由當地政府有關部門發布推行。這些努力逐漸見效,新式花茶產業規模越來越大,小羽則集中精力率領團隊不斷創新,最終成為眾望所歸的致富帶頭人。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解析:本則材料與“實踐創新”關聯性特別強,可以挖掘出“創新”“誠信”“共享”“規則”這些關鍵詞。考生可就其中某一個點立意,也可以一點為主統領多個點。如可以“創新”為主,統領其他點: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屬于技藝上的創新;面對破壞規則的假冒偽劣產品,采取公布流程、擬定標準、規范市場等獨特的做法,是做法上的創新;而“集中精力率領團隊不斷創新”,則側重于創新的無止境。這樣,整則材料都統領到“創新”這個論題上來了。具體寫作時,可以結合勞動意識、問題解決、技術層面這三個基本要點,寫出不同層面的“創新”,由淺入深,層層推進。
2.2019年高考江蘇卷作文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zzw/1154909.html
相關閱讀:高中優秀作文賞析:匆匆
詩意地棲居-話題作文“尋覓生活中的詩情”導寫
名家點評2018年高考作文之天津卷
素材積累 高考優秀作文議論性散文片段精選(荊軻)
2019年高考作文題預測-“一半是火焰,另半也是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