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原題】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小朱向父母坦陳了自己醞釀很久的一個想法:辭職回家和父母一起養螃蟹。父親覺得小朱好不容易讀完大學,當了大公司的網絡工程師,待遇又好,工作又體面;如果回家養螃蟹,這些不都白費了?母親則建議小朱先跟著他們到蟹塘去體驗一下。小朱抓了一天螃蟹,才真正體會到父母養蟹的辛苦。不過,他仍然覺得發揮自己的專長,做“電商”賣螃蟹也很有前景;如果成為鎮里第一個賣螃蟹的大學生,也是挺光彩的。
要求結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漏個人信息。
【下水作文】
(一)順向立意(之五)
轉變觀念,發揮專長,行行狀元
作者:深圳羅湖外語學校徐曉花
點評:深圳羅湖外國語學校毛冰
(這就是好的考場作文題目??緊扣材料立意,無跑題之憂。為什么不追求更好的題目呢?又扣題又有文采的,比如來句詩或格言什么的,亮瞎眼。拜托,那種題目是想有就有的嗎?那是才華和靈感剛巧碰在一起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不是老師教的,也不是刻苦訓練就指定有的?紙鲎魑,除非妙手偶得好題,否則無需耗時在題目上苦吟纏斗。直白表達,鎖住材料立意即可。但兩句為題的習慣似已固化,徐老師用了三個短語,有新意還是會詫異,恐因人而異)
大學生小朱決定放棄大城市的網絡工程師的體面工作,回家和父母一起養螃蟹。想必此舉不僅其父母會強烈反對,連鎮里的人們都會唏噓感嘆吧。一邊是高學歷,體面高薪;一邊是憑體力,辛苦耗時,為什么要放棄一切回到起點再創業呢?作為一名踏入社會的大學生,此時該何去何從?(第一段概述材料是時評的常規寫法。徐老師行文熟練,對比之后,緊跟兩問,已預設后文的思路。但引述材料注意樣子不要走形,如父親明確反對,母親含蓄反對,“想必”就不準確。而材料沒有明寫的,倒可以合理推測,如“連鎮里的人們都會唏噓感嘆吧”,這就強化了事件引起的社會反響。還有,“小朱抓了一天螃蟹”后,已由最初想靠體力“養螃蟹”,轉變為憑技術“賣螃蟹”,螃蟹還是那個螃蟹,人已經不是最初那個人了)
近幾年聽聞了北大學子放下“身段”回家賣豬肉,大學生回農村種地,包山林種植等事件,社會反響強烈,褒貶參半,眾說紛紜。之所以現代中國社會中出現大學生就業的“逆潮”,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受供大于求的就業形勢逼迫,另一方面是社會不斷進步,人們的就業觀念在發生變化。到底值不值當?該不該放棄學歷專業,自行創業呢?我想答案恐怕在個人心中。(這段徐老師又做了個很好的示范??把個體事件置于社會背景下來談。這樣寫有幾點好處,第一,文章的寬廣度就有了,由小朱的事,帶出對時代、對社會的大局掃描。其實,一個完全孤立的事件,是沒有社會學意義的,除了滿足下人們獵奇的八卦心理,并沒有多少談論價值;第二,可以展示作者的閱讀面和聯想能力。這樣的段落,可以檢測出學生是廣泛的閱讀者和思考者,抑或只是個刷題機器。第三,徐老師在文中對類似事件的評價分寸拿捏得很好。“另一方面是社會不斷進步,人們的就業觀念在發生變化”一句,既扣本文立意,又透露出徐老師對大學生就業“逆潮”持肯定態度,但她并沒有擺出為年輕人指點江山的導師姿態,而是又拋出兩問,和讀者分享思考。結句“我想答案恐怕在個人心中”,是百毒不侵金剛不壞的萬能句。你說我叫“圓滑”,我說我叫“周全”;你說我沒態度,我說沒有態度不是一種態度嗎?你說我詭辯,我說“個人心中”難道不應該是每個人思維行事的起點嗎?習總還諄諄教誨我們“不忘初心”呢!“身段”和“逆潮”兩個詞體現了語言的凝練,加引號讓其凸顯,否則泯然也)
小朱雖然體驗過父母養蟹的辛苦后,不再想養螃蟹。但是他沒有放棄這種創業的想法。他不再單純地回家接過父母的衣缽??傳統方式養螃蟹,而是結合自己的專業---網絡,尋找新的出路??“電商”賣螃蟹。如此一來,既不荒廢自己的專業,造成人才的浪費,又能走出傳統的”畢業?工作?退休”的就業模式,避開應聘大潮,自主創業,自己當老板。或許,這是一種明智的選擇。(這段看似不長,但如地處鎖鑰,居之要沖。其一,材料看準了,“養蟹”是小朱回鄉的前奏,也被朱父視為“欠揍”。高潮在不改初衷,只是調整目標。其二,徐老師寥寥數語,就點出了小朱“微調”這冰山一角下面的意義所在:避過文弱書生體力的短板,發揮大學生知識和技能的長處;重復即是倒退,創新才有進步;職場表面光鮮,實則生態逼仄,農村看似一窮二白,焉知不是有志者大有作為的舞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zzw/1158245.html
相關閱讀:2019年高考作文題預測-“一半是火焰,另半也是火焰”
高中優秀作文賞析:匆匆
素材積累 高考優秀作文議論性散文片段精選(荊軻)
詩意地棲居-話題作文“尋覓生活中的詩情”導寫
名家點評2018年高考作文之天津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