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游戲,當務之急是叫停
一款據說來自俄羅斯的自殺游戲——藍鯨游戲正在世界蔓延,本報記者調查發現,在杭州,也有不少青少年在傳播這款游戲的內容。
說是游戲,其實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實行為,參與者必須完成50個非常極端的任務,比如每天凌晨4點20分起床,然后看一整天的恐怖片,在“玩”到后來,讓參與者自殘,并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一些隱晦而又厭世的內容,而這個游戲的最后,則是唆使參與者去自殺。
在很多人眼里,自殺和自殘都是不能理解的行為,無法想象從自殘和死亡中也可以獲取樂趣,所謂的50個任務在常人看來都很匪夷所思?墒菑那嗌倌甑慕嵌瓤,這種游戲充滿著神秘色彩,黑暗的游戲內容具有煽動性,游戲對死亡崇拜的推崇,嚴密的游戲規則也容易產生裹挾作用,一個沖動盲從、心智不夠健全、心理還很脆弱、對生命沒有清醒認識的半大孩子很容易被吸引,進而走上不歸路。
切莫小看了這些游戲的危害性。雖然在中國,人們還沒有發現這款自殺游戲的受害者,但從世界范圍看,已經有不少國家的青少年深受其害。而杭州的一位孩子用“火”和“酷”這樣的字眼來形容這款危險性極高的游戲,以及同學們談論游戲時的熱度,其實已經說明青少年對游戲產生了錯誤的認識,埋下了危險的種子,只不過還沒有造成惡劣的后果。
有人習慣于從教育、從社會尋找青少年被這些游戲吸引的原因,將之歸結為某種社會缺陷所致。這里面確實有教育的問題,有社會的問題。有所謂的對青少年溫暖不夠、溝通不夠、理解不夠的共性問題,有個人家庭的問題。這些固然都是造成青少年迷失自己的原因,需要社會著手解決,但更重要的是面對這些問題時的態度。
一個半大的孩子,心智必然是不成熟的,你再怎么開展生命教育、安全教育,也無法讓孩子在很短的時間成熟理智起來。這就像測試幼兒園小朋友防騙能力,然后歸結為教育不夠一樣,沒有多大的意義。孩子是無辜的,可惡的是那些發明自殺游戲,傳播自殺游戲,將自殺游戲當成賣點、當成生意、當成提高點擊率、當成發泄自己對社會不滿的工具的人。他們利用了孩子的弱點,也利用了這個社會的弱點,用孩子的生命來達成他們自己的目的。
所以,當務之急是禁止。自殺游戲這樣的東西,原本就不該被發明出來,發明出來了,也不該讓其流傳到社會上去。
生命教育當然是必須的,社會也需要在應對青少年的成長問題時,有更多的靈活性和專業性,但更重要的是不能給游戲傳播的機會。也不必等到法律的漏洞被彌補,我們有網警,有朝陽群眾,有發達的互聯網監管技術,沒有理由刪貼子的事爭分奪秒,像這種鼓動自殺的,卻相安無事。網絡監管很難深入每個人的內心,但是可以將平臺和組織者的責任很好地監管起來的。
警惕網絡時代新恐怖主義
5月12日晚8點,由網絡武器“永恒之藍”篡改而來的網絡蠕蟲病毒開始爆發,已經入侵了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數萬臺電腦,中國也不能幸免。
這是一場有史以來全球最大規模的網絡黑客勒索事件。相關報道顯示,有的出入境管理機構電腦被入侵,導致市民無法辦理出入境手續;有的學生辛辛苦苦寫了一學期的畢業論文,一夜之間化為烏有;航班信息、加油站系統等等統統均發現被入侵……
這么大范圍的公開勒索,使用了美國國家安全局專門為網絡戰爭研發的網絡武器——“永恒之藍”黑客工具包。這是屬于軍用級別的網絡病毒,對網絡的傷害性極大的,破壞力驚人。
這說明,網絡武器已經像之前的化學武器、核武器一樣,成為對人類社會有大規模影響能力的巨大戰略性武器。研制網絡武器的國家,跟之前那些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一樣,同樣會面臨擴散的危險,而一旦擴散,就像這次一樣,會給人類社會帶來極大的不便。在網絡時代下,某些不懷好意者利用網絡病毒對人類社會發起攻擊,會給人類社會帶來嚴重滋擾和經濟損失,將成為人類社會共同公害,需要整個國際社會共同努力加以防范。
但是,問題的關鍵在于,各國均在秘密研發網絡武器,試圖像美國一樣,具有發動網絡先發制人打擊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讓各國坐下來,像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一樣,達成國際社會共識?要知道,國際社會在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方面,做得并不太成功。網絡世界已經成為一個沒有邊界的空間,如果相關國家像美國一樣,依舊以建立軍事優勢為理由發展網絡武器,最終將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事件還利用了比特幣這一完全網絡化的貨幣形態。比特幣數量有限,沒有中央銀行控制,完全在網絡上自由流通,不受任何國家的監管。這也是網絡時代恐怖主義的新特點之一。有了超越國境的網絡武器,有了不受任何監管的貨幣,使得犯罪分子已經具有了超越國家的行動能力。他們不屬于哪一個具體的國家,而是人類共同的敵人。國際社會要吸取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失敗的教訓,不能出于一己之私,而給人類社會的未來留下嚴重的威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zzw/1312480.html
相關閱讀:詩意地棲居-話題作文“尋覓生活中的詩情”導寫
名家點評2018年高考作文之天津卷
2019年高考作文題預測-“一半是火焰,另半也是火焰”
高中優秀作文賞析:匆匆
素材積累 高考優秀作文議論性散文片段精選(荊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