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有兩組字母,請分別記憶一下,然后默寫,看一下哪一組記得快,哪 一組記得準。
第一組:Bi zi zhang zai zui de shang mian hu zi zhang zai bi zi de xia mian.
第二組:Ed ke kswlj iek jei kd skeiw jdsi ls jw diedj lss ke ik dd efs iefst.
兩組字母數目相同,但前者顯然記得又快又準,而后者又慢又費勁,還不容易記準,忘得也快。因為前者字母組成漢語拼音,整體上是兩句有意義的話;而后者,各個字母孤立地存在,前后之間毫無聯系,整體上沒有任何意義。 大腦的脾氣就是這樣,有意義的東西一見傾心,記得快、準、久,無意義的則拒之千里,記起來慢、難,轉眼就忘。
即使是有意義的知識有的人在記憶時也不注意通過領會意義來加深記憶,而象背百家姓似的機械重復。這樣不靠理解、不抓知識的聯系的機械重復強行記憶,就叫機械識記。 相反,有的人,即使是記憶本身并無任何意義的材料,也會人為賦予意義,無中生有地創造含義,建立聯系,而對有意義的材料,則會更加深入地挖掘、利用它的意義,或也通過賦予意義加強記憶,這種方法,就叫意義識記。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通過實驗證明:記憶12個無意義的音節,平均要復習16.5次,記憶36個無意義音節,則要54次,而記憶480個音節的六節詩,只需復習大約8次即可成誦了。有人統計,記80個無意義、不連貫的單詞比背80個字組成的詩 要多費10倍的精力。 有的人,甚至有的心理學專家,盡管知道應該盡量避免機械識記,但在涉及到那些不易理解的或無意義的知識(如人名、地名、數字等)時,卻又認為"只能采取這種方法",似乎無意義的學習內容和抽象、"深奧"的內容成了機械記憶的"最后避難所"。聯想記憶法則把這種費力不討好的方法從最后避難所里驅逐出來。有意義的要,無意義的更要意義識記;理解的要,不理解的也要意義識記。這也是聯想記憶法的成功因素之一。
有人問過茅以升,這么大年紀還能熟記圓周率到100位小數的秘訣何在,茅先生說了七個字:"重復,重復,再重復。"寄英哲記到15151位,也是靠的重復,所以用了10個月之久。可是前面的介紹足以說明,任何人使用聯想記憶法,都可以很輕松地記到50位。一般人,即使加上自己編碼多花一點時間的因素,1小時記住50位,也是相當保守的估計。假設記到15151位,也不過用到303個小時而已。即使再花上同樣多時間來復習,也不過區區606小時。況且經過訓練,編碼速度會大提高,而且使用科學的復習方法,復習的時間遠遠少于學習所用的時間,所以606小時的估計仍是相當保守的。即便如此,以每天記憶4小時計也僅僅用5個月就可以完工了。而達到茅以升的記憶標準,總共需要的時間,頂多不過4小時而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jiyifa/15746.html
相關閱讀:記憶要領
超級記憶法的秘訣重復記憶
故事情節的記憶
合適記憶法
地理學上的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