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現物體的奇象,要努力在心中描繪它的形象,同時突出其鮮明的特征:清晰性、運動性、夸張性
1)清晰性
就是要使奇象的形象盡量清晰、真切,千萬不要似是而非、似有非有、朦朦朧朧。剛開始練習時,不要圖快,否則不清晰,欲速則不達。
例如,想像飛機的奇象時,我們光想著天空中飛著一架飛機還不夠,應該進一步想,天空中飛著一架銀灰色的飛機,飛機的銀灰色甚至刺痛你的眼睛。
想像樹的奇象時,光想著路邊有一棵樹還不夠,你可以想像一棵掛滿著果實的大樹就在你眼前,那一顆顆金黃色的果子真讓你垂涎三尺。
2)運動性
就是要使物體動起來,使其行動有趣。
“體溫計”與其靜靜地放著 記憶方法,不如讓它敲擊器物,發出聲音,而且竟然不會碰碎。
“白云”忽兒像羊群,忽兒像棉花,悠悠地在天上飄動。
事物的平常狀態與運動狀態的區別是非常顯著的,請看下面幾組例子:
課桌上有一本書(平常)??課桌上的書向你的頭上飛來(運動);
松樹邊站著一只老虎(平常)??松樹邊有一只老虎在蕩秋千(運動);
3)夸張性
為了使奇象在頭腦里形成強烈的深刻的刺激,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呈現奇象時就要有意使代表現實形象的奇象,比現實生活中的形象夸大和加深,給大腦帶來強烈的刺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jiyifa/36834.html
相關閱讀:合適記憶法
地理學上的分類
記憶要領
故事情節的記憶
超級記憶法的秘訣重復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