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梁啟超在《治國學雜語》中說:“若問讀書方法,我想向讀君呈上一條„„什么方法呢?是抄錄或筆記!薄斑@種工作笨是笨極了,苦是苦極了,但真正做學問的人,總離不開這條路!濒斞冈谌沼浿幸灿涊d道:“„„夜大風。寫《謝承后漢書》。”“夜風。寫《謝承后漢書》畢,共六卷,約十余萬字!睆娜沼浲浦,他花了二十來天時間,每夜抄書約五千字。
至于抄寫的形式,有的是把經典作品全部抄錄下來,抄寫者欣賞這部作品,一面抄,一面讀,一面印在腦子里,通過眼看、心想、手寫,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大多數抄寫者不是全錄,而是將識記材料中自己認為有價值、內容重要的地方記錄下來,如觀點、原理、概念、名言、警句、數據等,這些“備忘錄”,是為了將來記憶淡薄時可以“重溫”及整理。
俗語說“手抄一遍,勝讀十遍”。抄寫為什么為這些著名文人所倍加青睞呢?這是因為它能做到眼到、手到、心到,精神專注。同時在抄寫時人也在進行思考,從而汲取書中用字遣詞的精華部分。再則,它還可以加大刺激腦細胞的力度,在感知協同律的作用下,鞏固記憶。
這種方法的缺點是耗時太多,恐今人不太容易辦到,有些學科也無須運用此法。當然,本書中所列各種記憶方法都請讀者根據自己的特點加以選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jiyifa/57047.html
相關閱讀:地理學上的分類
超級記憶法的秘訣重復記憶
記憶要領
故事情節的記憶
合適記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