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夏王朝前夕的社會形態許順湛
我曾發表過一篇文章,稱為《夏王朝前夕的社會形態》,”實際上是對堯舜時代的社會進行分析。文章中曾明確提出;第一,堯舜時代與考古學文化??龍山文化相對應;第二,大量的考古資料證明,堯舜時代階級壓迫已經出現,第三,部落聯盟首領已經變質,堯舜禹的政權交替,不是禪讓,而是用武力奪得天下;第四,據文獻記載,堯舜時期已經出現了政權機構的雛形;第五,從文獻與考古資料結合來看,堯舜時期出現了刑法、監獄與城郭。以上五點已反映了我十幾年前的基本觀點,現在看來還需要進一步分析探討。
一堯舜時期的酋邦王國
黃帝時有萬諸侯,顓頊時以建萬國,大禹時執玉帛者也還有萬國,到商湯時還有三千余國,周武王伐紂,還能發動八百諸侯會盟津。古書上提到的諸侯實際上都是當時的方國,或稱為諸侯國。諸侯國或方國用現在通用的術語來說,都屬于酋邦王國。
堯舜時期的酋邦王國可分為三種類型。
1.與堯舜聯邦或友好的酋邦王國 《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堯舜聯邦集團有:禹、皋陶、契、伯夷、夔、龍、垂、益、彭祖、棄(稷)、朱虎、熊羆、四岳、十二牧。
禹是堯舜時期一個酋邦王國的首領,是當時很有勢力的一個諸侯國。禹在聯邦中立了汗馬功勞,他的邦國占據著相當大的地盤,族眾也很旺盛,邦國本身的強大,是它組成劃時代的國家的基礎。夏王朝自啟,先后經十六王,至桀夏亡。契是堯舜聯邦中重要成員,他佐禹治水有功,舜任用他為司徒之職,封國于商,賜子姓。契是商族始祖,是商邦國第一任首領!妒酚?殷本紀》說:“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立,曹圉卒,子冥立。冥卒,子振立。振卒,子微立。微卒,子報丁立。報丁卒,子報乙立。報乙卒,子報丙立。報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于天乙立,是為成湯!边@就是說與夏王朝同時,自契至湯也是父傳子家天下的國家。不過契參加了堯舜的聯邦。契的后代雖然也是世襲王國,但不是主宰中原的正統國家,國力也趕不上夏王朝強大,只能作為臣服夏王朝的諸侯國。堯舜聯邦集團中的后稷(即棄),也是當時的重要人物。但是后稷(棄)卻是周族始祖,《史記?周本紀》說:帝堯舉為農師,帝舜封棄于邰,號曰后稷,別姓姬氏。后稷離開堯舜聯邦集團后,也是父傳子組成了自己的王國,不過在夏商之際一直處于侯國地位。從以上介紹情況看,堯舜聯邦中的禹、契、后稷(棄)是后來夏商周三代王朝的始祖,也是夏、商、周三個族的始祖,因此說,在堯舜時期他們已不是一個小的部落,也不是部落聯盟,而是形成了三個獨立的族,形成了三個獨立的邦國。
堯舜聯邦集團,《史記?五帝本紀》多次提到四岳,許多重大事件都要征求四岳的意見。《正義》引孔安國的話:“四岳,即上羲和四子也。分掌四岳之諸侯,故稱焉!笨芍脑酪彩前顕最I。集團成員有彭祖,《索隱》說:“彭祖即陸終氏之第三子!薄墩x》說:“彭祖自堯時舉用,歷夏、殷封于大彭!边說:“皋陶字庭堅。英、六二國是其后也!薄堵肥贰肪矶徽f:皋陶封于皋。伯夷封于呂!墩x》說:伯夷,“齊太公之祖也”。“益,伯翳也,即秦、趙之祖”。朱虎、熊羆,《索隱》云:“即高辛氏之子伯虎、仲熊也。”這些人物都是邦國首領,所提到的十二牧和龍、夔等都是聯邦成員,都應是邦國的代表人物。《五帝本紀》有一段話:“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謂之‘八愷’。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謂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濟其美,不隕其名!眻驎r沒有舉用,到舜時在聯邦集團中,對其首領都安排了職務。八愷、八元在《左傳》中都記載了具體的名字,他們各自都發展為獨立族,族中首領參加了堯舜為首的聯邦,因此他們的族也都是一個獨立的邦國。以上介紹的人物全是聯邦集團中邦國的代表人物。
在聯邦以外還有許多臣服、友好的邦國。如《五帝本紀》說:“南撫交址、北發,西戎、析枝、渠度、氐、羌,北山戎、發、息慎,東長、鳥夷,四海之內咸戴舜之功!绷硗猓瑘蜃拥ぶ,舜子商均都封了疆土。把舜的弟弟象也封為諸侯!吨駮o年》記載:堯時,十六年渠搜氏來賓;二十九年春,焦僥氏(《山海經》稱僬僥國)貢沒羽。帝舜時,九年西王母來朝,獻白環玉塊;二十五年息慎氏(《山海經》稱肅慎國)來朝,貢弓矢,三十五年帝命夏后征有苗,有苗來朝;四十二年玄都氏來朝,貢寶玉。以上提到的,他們都不是一般的部落,應該是部族,或是獨霸一方的邦國!段宓郾炯o》說:“五歲一巡狩,群后四朝!薄都狻芬嵭唬骸八姆街T侯分來朝于京師也!本烤褂卸嗌僦T侯不得而知。
2.被堯舜戰敗的酋邦王國 《五帝本紀》說:“流共工于幽陵,以變北狄;放歡兜于崇山,以變南蠻;遷三苗于三危,以變西戎;殛鯀于羽山,以變東夷。”《路史》卷十一說:共工是太吳時諸侯。《山海經》則說;共工是炎帝后裔,是一個歷史悠久勢力強大的邦國,曾與顓頊打過仗,后來參加了堯舜聯盟集團,因爭奪權力,被驅逐到幽陵與狄人雜處,羽翼豐滿后又與禹發生爭斗。歡兜又稱渾沌是黃帝后裔,也是堯舜聯邦成員,與共工為伍不走正道,被流放到南方。三苗是南方一個邦國,《集解》引馬融曰:三苗“國名也”。引吳起云:“三苗之國,左洞庭,右彭蠡!币蛉缭谀戏阶鱽y,被遷到三危!墩x》引《括地志》云:三危“在沙州敦煌縣東南三十里”。鯀,史書記載為祟伯鯀,很明顯他是一個邦國的首領。鯀也是堯舜聯邦中的成員,由于爭奪地位、政見不合,帶上他的族眾向堯舜造反,此故事在《韓非子?外儲篇》和《呂氏春秋》中都有較詳細的記載。因此,堯舜采取了鎮壓手段,不僅誅鯀于羽山,而且把他邦國的族眾也趕到羽山,不準回到中原來,與東夷族雜居,久而久之也變成東夷人!段宓郾炯o》《正義》引《括地志》云:“羽山在沂州沂縣界。”堯舜不僅在聯邦內部清除異己勢力,而且對外也鎮壓不順從自己的邦國。如《淮南子?本經訓》說:“逮堯之時……■輸、鑿齒、九嬰、大風、封稀、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于疇華之野(南方澤名),殺九嬰于兇水之上(北狄之地),繳大風于青丘之澤(東方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斷修蛇于洞庭,禽封稀于桑林,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濒嗉春篝,是東夷族的一個邦國,勢力很大,在夏王朝初期曾一度亡夏,主宰了中原。在堯時羿雖然沒有在堯舜統治機構內任職,但他應該是聽從指使的、勢力強大的邦國。羿南征北戰,戰敗了■■、鑿齒、九嬰、大風、封稀、修蛇等諸多邦國,萬民皆喜,鞏固了堯的“天子”地位。被羿戰敗者不可能是一般的部落,即使是部落聯盟,在距離中原較遠的地區活動,也不會影響堯的統治地位,它必須是頗有勢力的邦國,才引起堯的重視,指派羿前去誅殺。
3,和平共處的邦國 堯舜時期的邦國很多,如《左傳》哀公七年說:“禹會諸侯于涂山,執玉帛者萬國!钡钦嬲齾⒓勇摪畹、臣服進貢的,或矛盾激化發生戰爭的邦國畢竟是少數,大部分邦國都是獨立生存和平共處,史書很少有具體記載。雖然如此,不知名的眾多邦國是客觀存在的。
二考古發現的邦國遺址
我在《黃河文明的曙光》一書中,②提到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都發現了酋邦王國遺址。我把這一時期與黃帝時代相對應,發表了《黃帝時代是中國文明的源頭》的論文,③我把堯舜時代與龍山文化相對應,大體在距今4000至5000年之間。在這個年代范圍的其他類型文化,也歸人堯舜時代。
在堯舜時代海岱地區龍山文化酋邦王國應該很多,但比較容易理解的是城址的發現。例如八十年代,在山東省壽光縣孫家集邊線王村北,發現一處面積約10萬平方米的龍山遺址,在龍山遺址中有一座城堡,城堡是大城(外城)套小城(內城),小城早于大城。大城每邊長約240余米,城內面積為57000平方米。城墻夯筑而成。小城與大城結構基本相同,邊長100米,面積1萬平方米。④在山東省章丘縣龍山鎮城子崖遺址中,發現了更大的龍山文化城址,其面積約20萬平方米,其夯筑技術與商周筑城技術無大區別。⑤山東鄒平縣苑城鄉丁公村東也發現了一處龍山文化城址。城址面積基本上呈方形,城內部分南北長約350米,東西寬約310米,面積約lo萬平方米,城垣外有寬約20米的壕溝。其年代約在距今4600至4000年之間。⑥這樣規模的城其營建工程是相當浩大的,在當時的條件下,只有酋邦王國才有能力、有必要營建。一般的部落絕無營建能力,即使是部落聯盟,也缺乏集中統一組織的權威。
在遼寧、內蒙古地區發現的夏家店下層文化,據14C測定其年代為公元前2300至前1600年。特別是在內蒙古赤峰市英金河、陰河流域調查中,發現夏家店下層文化時期的石城遺址有43座。石城是用大石塊壘砌圍墻,一種是完全用石塊壘砌,一種是中間用夯土,內外兩側壘砌石塊。城址面積大小不一,城內面積多為1至2萬平方米,一般的城內房屋為40至100座,最大的石城內發現房屋基址竟達600座以上。這批石城明顯地分為三群,每群城址中都有一座最大的。最多的一群石城有20座,其中最大的一座城內面積為10萬平方米,城墻基寬為6至13米,城外有城壕。如果每石城是一個獨立的社會單位,每群石城則可能是這種社會單位的聯合體,而每群中最大的石城則可能是聯合體的政治軍事中心。夏家店下層文化不僅有石城,而且還有用夯筑的城,如敖漢旗大甸子遺址就是一座內有6萬平方米的城,四周有夯筑的城墻。大甸子城址與周圍遺址結合起來看,也夠得上一個聯合體的中心。⑦距今五千多年前的紅山文化時期已經出現酋邦王國,距今四千年前的夏家店下層文化時期的石城群,其中最大的石城可能是聯邦的宗主國。
在內蒙古大青山地區發現丁祭壇和石城,其絕對年代是距今4500年前后。大青山屬于陰山山脈主要支脈,由西而東橫貫內蒙古中部,它的西段大部分屬于包頭市轄區。大青山西段發現了12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其中一處發現于大青山北坡,其余都分布在大青山南坡的一、二級臺地上。如西園遺址,位于包頭市東郊沙爾沁鄉東大青山腳下,遺址中有一座石城,東西長約150米,南北寬約90米,面積約13000多平方米。莎木佳石城位于包頭市東20公里許的大青山腳下,面積4800多平方米。黑麻石城位于大青山南坡第二級臺地上,西距莎木佳遺址7公里,遺址總面積2萬多平方米,其中石城面積為7700平方米。在上述幾處石城內,除發現居住房址外還發現了祭壇遺址。⑧比較重要的是阿善石城遺址,北依大青山,南瀕黃河,遺址面積約5萬多平方米,在石城內發現房址24座,窖穴220個,墓葬3座,出土遺物1600多件。另外還發現18座祭壇。阿善石城的絕對年代大體也在距今4500年前后。⑨阿善石城是大青山地區最大的城,如果其他的小城是一個酋邦王國,那么阿善石城的主人,其地位可能要高一些。大青山地區與阿善同時期遺址還很多,但多數都沒有石城,同時期、同地區出現這一明顯的反差,說明它們之間的關系可能是不平等的。
湖南澧縣南岳村城頭山,發現有屈家嶺文化晚期的城址,它與其他地區的城址不同,其平面呈圓形,直徑310多米,城墻夯筑,現存頂寬7米,底寬約20米。城墻四周現存有相對應的四個缺口,可能是城門遺存。⑩特別是在湖北的江漢地區發現了一批新石器時代城址。如“天門石家河、江陵湘城、石首走馬嶺等遺址,都是屈家嶺至石家河階段為主的文化遺址,在這些遺址范圍內都先后發現和證實了新石器時代城垣遺跡。其中天門石家河,在一個面積約為5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已查明有鄧家灣、譚家嶺、土城、三房灣、肖家屋基等40余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并在遺址群的中心區發現了筑于公元前3000年前的城垣遺跡,長約1000米的西垣還較好的保存于地面上,城垣范圍內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57003.html
相關閱讀:吳剛是誰?吳剛為什么會在月宮伐桂?
黃河流域文化遺址
黃帝的妻子是誰 黃帝有幾個妻子
中國汗青傳說時期最早的宗祖神:黃帝
黃帝曾孫之女竟然嫁給一條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