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除貴由朝異已諸臣的同時,蒙哥對中央和地方統治機構進行了整頓。以原藩邸斷事官長忙哥撒兒為全國大斷事官(漢人稱之為右丞相),以孛魯合為大必?赤(漢人稱之為左丞相)!罢菩l號令、朝覲貢獻及內外聞奏諸事”,置分掌中原漢地和西域等地區事務的必?赤為之副,幾賦稅征收、官職授予等事悉歸之,下屬有漢文、波斯文、畏兀兒文、藏文、唐兀文等各種文字的書記,并設置了掌管和林官闕、帑藏、斡脫、祭祀、醫巫、卜筮、驛傳等各部門的官員。
蒙古本土以外諸地,仍劃分為三大區域設置行政機構,以牙老瓦赤、布智兒、斡魯不等任“燕京等處行尚書省事”,管理中原漢地,以訥懷、塔刺海、麻速忽等任“別失八里等處行尚書省事”,管理畏兀兒地至河中地區;以阿兒渾為“阿母河等處行尚書省事”,管理阿姆河以西波斯諸州。他們的蒙古職名實為各大區之“也可扎魯忽赤”(yekejarquchi)即大斷事官,并置必?赤官職多員為其副,下屬也有許多佐吏,與大汗朝廷的組織相仿。
針對窩闊臺未年以來法度不一、政治敗壞的情況,蒙哥采取了一些措施,企圖革除弊政。凡前朝及諸王濫發之牌印。詔旨、宣命,一律收回;今后諸王未經請示朝廷,不得頒發涉及各地方事務的令旨,不得擅招民戶;對諸王、使臣馳驛,限定馬匹數目,不許沿途奪要民馬和索取超過規定的供應;商人不得騎用驛馬:重新登記各地區戶口和規定賦稅,諸官員不得額外多征。然而,由于所任用的官吏們多是原來的貪贓之徒,新政未見成效,甚至“舊弊未去,新弊復生,其為煩擾,又益劇甚”。
中原漢地自窩闊臺末年以來,差徭甚重,加上軍馬調發,使臣煩擾,官吏貪殘,斡脫錢盤剝,民不能當,逃亡日多,乙未年的戶籍又陷于混亂。蒙哥即位后,劉秉忠向受命分鎮中原漢地的忽必烈建議,“宜比舊減半或三分去一,就見在之民以定差稅,招逃者復業,再行定奪”(《元史?劉秉忠傳》)。可見逃亡者已占原籍的三分之一以上。為保證政府的財政收入和兵源補充,1252年(王子年)蒙哥下令對民戶“從新再行抄數”。辦法是:一,就各路、州、縣見住民戶(包括原籍及寄居逃戶)登記入籍、原籍民戶,已逃者削去;二,查核投下戶數,禁諸投下不得擅招戶計;三,按乙未年規定核實驅戶,其寄留各地下在本使戶下附籍者收為系官民戶;四,包括乙未年未抄數之河南、陜西、遼東西等地區。抄數結果稱王子戶籍,比乙未舊籍增加二十多萬戶(其中河南、陜西、遼東西諸路占十七萬多戶)。由于主持括戶的燕京行尚書省工作馬虎,抄數以后,戶口爭端層出不窮,逃亡、影占現象繼續發生,因此,1255年再申嚴令。到1257年(丁已年)又進行了一次戶口編籍,稱丁已戶籍。括戶之后,又相繼在宗親貴族中進行了分土分民。拖雷家族受益最多,忽必烈除受京兆分地外復益以懷孟路一萬一千多戶,旭烈兀受彰德路二萬五千多戶,拖雷庶子未哥、撥綽也分別受五千、三千多戶。此外,太祖諸斡耳朵、太宗諸子及一些千戶都各得分民多寡不等。
在西域各地區,也同時進行了括戶。命阿兒渾登記其所轄阿姆河行省戶口賦稅,并命他在完成后前往拔都的都城,協助進行括戶,又派必?赤別兒哥括斡羅思戶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60830.html
相關閱讀:歷史上真實的丘處機:收到成吉思汗信即萬里朝見
蒙古人曾經在十三世紀橫掃世界為何會迅速滅亡?
篤哇
元太宗窩闊臺簡介,窩闊臺是怎么死的?
蒙哥征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