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英宗孛兒只斤·碩德八剌(1303—1323年),蒙古族,元朝第五代皇帝,蒙古帝國大汗。元仁宗嫡子。英宗自幼學習漢儒典籍,公元1316年立為皇太子,即位時年18歲,次年改元“至治”。公元1323年八月,元英宗、拜住自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東)北返大都(今北京),途中駐營于南坡店(上都西南三十里)被鐵失等刺殺,史稱“南坡之變”、英宗死時只有20歲,在位四年,廟號英宗,謚號睿圣文孝皇帝,蒙古謚號格堅汗。
簡介
元英宗(1303年—1323年),名碩德八剌,元仁宗長子,元朝第五代皇帝(1320年—1323年在位),蒙古語稱格堅皇帝。早年從漢儒學習經史,延七年(1320年)即位,起用太常禮儀院使拜住為左丞相,與權臣右丞相鐵木迭兒對抗。至治二年(1322年),鐵木迭兒死,升拜住為右丞相,大力進行改革。發布《振舉臺綱制》,重用漢人儒臣,徵選人才;罷徽政院,裁減冗官,精簡機構;行助役法,減輕徭役;頒行《大元通制》,加強法制。消除鐵木迭兒余黨,處死宣政院使八思吉思(鐵木迭兒子)等,并追究其罪行。鐵木迭兒余黨、御史大夫鐵失等陰謀發動政變。次年八月,元英宗、拜住自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東)北返大都(今北京),途中駐營于南坡店(上都西南三十里),被鐵失等刺殺。史稱“南坡之變”。在位四年,廟號英宗。
生平
孛兒只斤·碩德八剌自幼受儒家教育,通漢族封建文化。延?三年(1316)立為皇太子,七年即帝位。在位三年(1320年-1323年),時仁宗母答己太后任過去被仁宗罷黜的權臣鐵木迭兒為右丞相,相互勾結,排除異己,權傾朝野。元英宗為鞏固自己的地位,立太祖功臣木華黎后裔拜住為左丞相,極力抑制答己、鐵木迭兒一黨的勢力。至治二年(1322)八、九月,鐵木迭兒、答己相繼去世。十月,立拜住為右丞相,表示要勵精求治、一新機務。此后數月,曾采取了一些改革性的措施:廣泛起用漢族地主官員和儒士,如張?、吳元?、王約、吳澄等;發布《振舉臺綱制》,要求推舉賢能,選拔人才;罷徽政院及冗官冗職,精簡機構,節制財用,行助役法并減輕徭役;頒行《大元通制》,以加強法制,推行漢法;清除鐵木迭兒余黨,查處他們的貪贓枉法事件。這些措施遭到一部分保守的蒙古貴族反對。
英宗新政
元英宗碩德八剌至治二年(1322年)推行新政的政治改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95737.html
相關閱讀:蒙哥征宋
篤哇
歷史上真實的丘處機:收到成吉思汗信即萬里朝見
元太宗窩闊臺簡介,窩闊臺是怎么死的?
蒙古人曾經在十三世紀橫掃世界為何會迅速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