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廓帖木兒(K?ke Temür,蒙古語意為“青鐵”,?—1375年/1376年)。蒙古伯也臺部人,生于光州固始縣,漢名王保保。元朝末年將領。他的父親是元翰林學士、太尉賽因赤答忽,母親是元末將領察罕帖木兒的姐姐,后為舅舅察罕帖木兒收為養子。元末農民起義時,擴廓帖木兒跟從察罕帖木兒組織地主武裝,鎮壓紅巾軍。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察罕帖木兒遇刺身亡后,他獨當一面,并卷入元廷黨爭及軍閥混戰,曾被封為河南王、中書左丞相。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明朝攻占大都,擴廓帖木兒自山西退至甘肅,在沈兒峪被明軍擊敗后于至正三十年(1370年)北奔和林,輔佐北元昭宗愛猷識理達臘,力圖光復大元江山,在宣光二年(1372年)大破明軍于漠北,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天下奇男子”。后卒于哈剌那海之衙庭。
王保保的家庭關系
父親:賽因赤答忽
母親:佛兒乃蠻氏
養父(舅舅):察罕帖木兒
察罕帖木兒簡介:察罕帖木兒(Chaqan-temür,?—1362年),字廷瑞,乃蠻氏人,元末將領。祖籍北庭(今新疆吉木薩爾北,即元之別失八里)。祖父是乃蠻臺、父親是阿魯溫,都居住在穎州,所以變為穎州沈丘(今安徽臨泉,非今河南沈丘)人,改姓李氏。察罕帖木兒自幼攻讀儒書,曾應進士舉,名聞鄉里。
至正十一年(1351年)紅巾軍反元起義之后,至正十二年(1352年),察罕帖木兒組織地方武裝與李思齊破羅山紅巾軍,升汝寧府(今河南汝南)達魯花赤。在河北、河南地區屢敗紅巾軍,以功累官河北行樞密院事。至正十七年(1357年),援陜西,敗紅巾軍于鳳翔,收復關中。次年,率軍入援大都,并分兵屯晉南、太行諸隘。進官陜西行省右丞,兼陜西行臺侍御史、同知河南行樞密院事。至正十九年(1359年),攻占大宋紅巾軍都城汴梁(今河南開封),回師與孛羅帖木兒爭奪晉、冀。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六月,乘山東紅巾軍內訌,分兵五路,水陸并進,招降田豐、王士誠,陷濟南等地。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六月,圍益都時被田豐、王士誠刺死。 其后他的養子擴闊帖木兒承繼了他的地位和兵馬。
弟弟:脫因帖木兒(在1388年捕魚兒海戰役中被明軍所俘,不久后謀反伏誅)
——耐驢(金剛奴,1370年被明軍所俘)
妹妹:觀音奴(王氏,1371年被明太祖許配給次子秦王朱?,婚姻關系糟糕,秦王偏愛偏妃鄧氏而將王氏幽于別所,1395年朱?薨時殉葬)
妻子:毛氏(擴廓帖木兒死時自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92701.html
相關閱讀:元太宗窩闊臺簡介,窩闊臺是怎么死的?
蒙哥征宋
篤哇
歷史上真實的丘處機:收到成吉思汗信即萬里朝見
蒙古人曾經在十三世紀橫掃世界為何會迅速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