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中國最早的裸官伍子胥:為何被吳王夫差賜劍自殺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五代十國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伍子胥輔佐了吳國兩代國王,對于吳國來說,可謂是居功至偉。在他的輔佐下,公子光奪取了國王之位,改名闔閭,打敗了夙敵楚國并攻破了楚國的都城郢都;伍子胥極力擁戴夫差為吳國太子,夫差即位后,伍子胥輔佐他打敗了越國,報了闔閭被射殺的“一箭之仇”。但是,這樣一個位高權重的大功臣最終卻不得善終,吳王夫差賜給他一把寶劍,名字叫做“屬鏤”,并派出使者監督他自殺。自殺前,伍子胥大笑著說:“我輔佐你的父親稱霸,又擁立你為王,你當初想與我平分吳國,我沒有接受,時隔不久,今天你反而因讒言殺害我。”伍子胥說的都是實話,這樣的功臣被殺,的確是非常冤屈。但是,伍子胥的被讒言誹謗,冤屈而死,卻并不是像岳飛一樣,是被那個“莫須有”的罪名所害,而是授人以柄,把兒子送到他國,自己想當現代所說的“裸官”所致。盡管他并不是想背叛吳國,可是他的這種行為卻給人落下了口實,成為他人讒言攻擊的靶子。伍子胥的這種做法盡管是對未來退路著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卻算不上是明智之舉,只能給后人留下借鑒的教訓。

伍子胥是吳王夫差的父親闔閭時代的老臣,夫差能夠被立為國王,伍子胥起了很大的作用。開始的時候,伍子胥受重用,夫差也像對待長輩一樣對待伍子胥。兩人在對待越國問題上產生了嚴重分歧。越國被打敗以后,通過太宰伯?向吳國講和,伍子胥卻勸夫差占有越國。最終,夫差聽從了伯?的話赦免了越國。過了五年,夫差聽說齊國的景公死了,大臣們爭權奪利,新立的國君軟弱,就想出兵北上。伍子胥卻認為,越國的存在就是吳國的心頭之患,越國不除,吳國就不能放心北上。兩人的政治分歧進一步擴大。夫差并沒有聽伍子胥的話,還是北上攻打齊國。結果吳國在艾陵打敗了齊國,順帶著震懾了鄒國和魯國。這樣,伍子胥在夫差心中的地位就顯得不再重要了。

又過了四年(前485),吳王夫差又一次北上討伐齊國。越王勾踐帶領朝臣朝拜吳王,獻上了豐厚的禮物,夫差非常高興。伍子胥卻勸諫說:“越國近在腹心之地,現在我們就是能夠戰勝齊國,就好比得到一塊只是石頭的田地,并沒有什么用處。就像盤庚說的那樣,只有將越國這樣的亂妄之人消滅干凈,吳國才會興旺。吳王不聽,派伍子胥出使齊國。

伍子胥臨行前對自己的兒子說:“我屢次規勸大王,大王不聽。我現在看到吳國的末日到了,假如你和吳國一起毀滅,這并沒有什么好處!钡搅她R國,伍子胥就將兒子托付給齊國的鮑氏,然后回來向吳王夫差匯報。

吳國的太宰伯?本來也是楚國人,他的祖父就是那個發明“上下其手”的伯州犁,被殺后逃難來到了吳國。他來到吳國的時候曾經得到過伍子胥的提攜。但是,這個人是個十足的小人,一旦得到機會,就會想著向上爬。伍子胥位極人臣,他的位子無疑是伯?覬覦的目標。小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搬弄是非,不管你是誰,即便是他的恩人也不例外,于是,伯?開始把目標瞄準了伍子胥。

伯?對吳王夫差說:“子胥為人強硬兇惡,沒有情義,猜忌狠毒,他的怨恨恐怕要釀成深重的災難。前次大王要攻打齊國,子胥認為不可以,大王終于出兵并最終取得了勝利,子胥因自己的計謀沒有被采用感到羞恥,反而產生了怨恨情緒。如今大王又要再次攻打齊國,伍子胥又獨斷固執,強行諫阻,敗壞、詆毀大王的事業,只希望吳國戰敗來證明自己計策的高明,F在大王親自出征,出動全國的武裝力量攻打齊國,而伍子胥的勸諫不被采用,因此就終止上朝,假裝有病不隨大王出征。大王不可不戒備,這是很容易引起禍端的。況且我派人暗中探查,他出使齊國,就把自己的兒子托付給齊國的鮑氏。做人臣子,在國內不得意,就在外依托諸侯,自己認為是先王的謀臣,現在不被信用,時常郁郁不樂,產生怨恨情緒。希望大王對這件事情早日想辦法!眳峭醴虿盥犃诉@番話說:“沒有你這番話,我也懷疑他了!庇谑菍⒁话褜夔U寶劍賜給伍子胥,伍子胥自殺。

伯?是個小人,他的話自然不必當真。但是,吳王夫差為什么會相信伯?的話并說也“懷疑他了”呢?根本的原因,吳王夫差認為伍子胥已經對吳國產生了二心,而這個二心的“證據”就是伍子胥把兒子托付給了齊國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62300.html

相關閱讀:“玉體橫陳”的典故來自哪里?原來說的是馮小憐
千古奇冤之伍子胥浮尸案 一個值得思考的案例!
史上第一美女間諜:西施光復越國后的凄慘遭遇
夫差 商鞅:歷史上自食其果的十位悲情人物之一
古代歷史上的美女經濟:西施“賣相”造福國庫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