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章(863年—923年),中國五代時后梁名將。字賢明(一作子明)。漢族,鄆州壽張(今山東梁山西北)人。朱溫建后梁時,為彥章以功為親軍將領,歷遷刺史、防御使至節度使。他驍勇有力,每戰常為先鋒,持鐵槍馳突,奮疾如飛,軍中號為王鐵槍。后為李存勖所擒,寧死不降,于是被下令斬首。享年六十一歲。
早期經歷
王彥章祖籍鄆州壽張縣,祖父王秀及父親王慶宗皆未曾擔任官職。王彥章獲重用后,兩人分別被追封為左散騎常侍及右武衛將軍。
彥章年輕時加入朱全忠的軍隊,由于戰功卓著,王彥章受到朱全忠建立的后梁政權重用。最初王彥章任開 封府押牙(押衙),公元908年(開平二年)十月遷任左龍驤軍使,次年兼任左監門衛上將軍。公元911年(乾化元年)再兼任行營左先鋒馬軍使,并被封為金紫光祿大夫及檢校司空。次年(公元912年)朱友圭加封王彥章為檢校司徒。朱友貞(即后梁末帝)奪得政權后,王彥章于公元913年(乾化三年)被委任為濮州刺史及馬步軍都指揮使。次年(公元914年)遷任澶州刺史,并被封為“開國伯”。
公元915年(乾化五年)三月,后梁朝廷決議分魏州為兩個鎮,為防備當地人叛變,派遣王彥章率領五百騎兵駐守鄴城金波亭,預防突發情況。魏州人于該月月底叛變,投降晉國(后唐前身) 。王彥章因軍隊受到攻擊而率軍向南逃走,其家屬被晉軍俘虜。晉國方面為了招降王彥章,優待他的家屬,又派人離間王彥章。王彥章把晉國的使者斬首,斷絕往來。同年九月,王彥章被委任為汝州防御使、檢校太保。公元916年(貞明二年)四月,遷任鄭州防御使。
抗擊晉軍
后梁失去魏州后,不時與晉國(后唐)軍隊于黃河兩岸戰斗,王彥章常在這些戰事中擔任先鋒。
公元917年(貞明三年)十二月,王彥章遷為西面行營馬軍都指揮使、檢校太傅,繼續留守鄭州。不久兼任行營諸軍左廂馬軍都指揮使。
公元919年(貞明五年)五月,遷任許州兩使留后,并保留之前的軍職。次年(920年)正月,正式擔任許州匡國軍節度使,加封“開國侯”,隨后擔任北面行營副招討使。公元921年(貞明七年)正月,改駐滑州。
此時,晉國軍隊已占領黃河北岸全部地區,并于德勝口設立鐵鎖截斷航道及跨河筑城。而后梁朝廷的執政者趙巖、張漢杰等人向后梁末帝建議疏遠資歷較深的大臣,故王彥章雖然身為高級將領,但朝廷并未采用他所提議的戰術。
公元923年(龍德三年)四月初,后唐軍隊攻占鄆州。該消息使后梁朝廷產生恐慌。 宰相敬翔在后梁末帝前自殺被阻,隨后向梁末帝建議起用王彥章。梁末帝采納其建議,于五月委任王彥章為北面招討使,取代戴思遠,并派段凝作其副手。王彥章向后梁末帝表示用三天時間即可擊敗敵軍,梁末帝身邊的大臣不相信他的保證而發笑。 王彥章認為趙巖等人敗壞朝政、令國力削弱,臨行前向親信表示,若得勝回朝,將要處死朝廷內的“奸臣”。趙巖、張漢杰得知后,感到恐懼,并認為與其被王彥章處死,不如被沙陀人(后唐軍隊)殺死, 于是與段凝合謀,設法阻撓王彥章的軍事行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19803.html
相關閱讀:夫差 商鞅:歷史上自食其果的十位悲情人物之一
千古奇冤之伍子胥浮尸案 一個值得思考的案例!
史上第一美女間諜:西施光復越國后的凄慘遭遇
古代歷史上的美女經濟:西施“賣相”造福國庫
“玉體橫陳”的典故來自哪里?原來說的是馮小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