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知遠(895年?948年),后漢高祖,五代后漢開國皇帝。其祖先本為沙陀部人,世居太原。后晉開運四年(947年),劉知遠在太原稱帝,沿用后晉高祖年號天福,稱天福十二年,同年六月入汴京,自稱為東漢顯宗八子淮陽王?之后,改國號為“漢”史稱“后漢”。天福十三年(948年)正月改元乾?,更名劉?,同月因病崩于萬歲殿。謚睿文圣武昭肅孝皇帝。
人物介紹
漢高祖劉知遠,生于唐昭宗乾寧二年(895年),卒于漢乾佑元年(948年)。他在晉朝開運四年(947年)稱帝建立后漢,改名劉?,廟號高祖。其祖先本為沙陀部人,世居太原。劉知遠是五代大漢王朝的建立者。 劉知遠從小為人沉穩莊重,不好嬉戲。到了青少年時期,正值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割據太原,劉知遠就在李克用的養子李嗣源(即后來的唐明宗)部下為軍卒。當時,石敬瑭為李嗣源部將,在戰斗中,劉知遠不顧自己的生死安危,兩次救護石敬瑭脫難。石敬瑭感而愛之,以其護援有功,奏請將劉知遠留在自己帳下,做了一名牙門都校,不久升任馬步軍都指揮使。
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石敬瑭得助于劉知遠等人謀劃,在開封稱帝,建立了大晉,是為晉高祖。從此,劉知遠以其軍政才能和佐命功,歷任檢校司空、侍衛馬步都指揮使、點檢隨駕六軍諸衛事、許州節度使、朱州節度使、檢校太傅、北京(今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等職,日趨顯貴。石敬瑭當了七年兒皇帝,于晉天福七年(公元942年)死去。養子石重貴即位,是為晉出帝,劉知遠也遷檢校太師,進位中書令。晉朝開運元年(944年),契丹主耶律德光率軍南下,劉知遠作為幽州道行營招討使,在忻口大破契丹軍,累遷太原王、北平王,之后又在朔州陽武谷再破契丹。
劉知遠在這段時期的主要意圖是稱霸河東,成就王業,因此對朝廷的詔命半推本就,一方面不服調遣,作戰中逗留不進,另一方面也主動出擊一下,好讓朝廷與契丹不致小看自己。劉知遠認為:契丹乃游牧部族,貪殘且失人心,加上中原人民的不斷反抗,不會久居不退;而石敬瑭對他有知遇之恩,他曾表示“予未忍忘晉”,馬上就與朝廷反目,又顯不“仁”不“義”,還需要等待時機。
當契丹入開封時,劉知遠使部將王峻表面以祝賀勝利為名,實際則到開封察看形勢;有些部將主張起兵擊遼,劉知遠則以為用兵有緩有急,當下契丹正得勢,不可輕舉妄動,契丹并無大志,重在搜刮財物,天氣漸暖,勢難久留;而晉藩鎮紛紛降遼,也是暫時的,他們當中有的拒遼投降,有的斬殺遼使,但均無通圖中原的豪強之輩;至于南唐以恢復祖業為口實,也不曾設謀取中原。當待契丹去而出兵取天下,可以萬全。這種算盤雖缺乏進取精神,總還算得是伺機而動,志在恢復。鑒于上述原因,他事先與契丹勾結,奉表稱臣,同時廣募士卒,養精蓄銳,加緊稱帝的準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03208.html
相關閱讀:夫差 商鞅:歷史上自食其果的十位悲情人物之一
古代歷史上的美女經濟:西施“賣相”造福國庫
“玉體橫陳”的典故來自哪里?原來說的是馮小憐
千古奇冤之伍子胥浮尸案 一個值得思考的案例!
史上第一美女間諜:西施光復越國后的凄慘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