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國”中稱帝諸國大都仿唐制或中原皇朝軍制,稱國王諸國與稱帝諸國略同而稍簡,封王的節度使諸國設置則類同于大藩鎮,而且記載缺略。除荊南等小國外,“十國”中大多設六軍。南唐、前蜀、后蜀、閩等以親王、重臣為判六軍諸衛事。此外,尚有設諸道都統、內外馬步軍都指揮使、諸軍都指揮使、牙內都指揮使等,作為最高統兵官,有的則以元帥、判六軍諸衛事等兼任,或以都督、判中外諸軍事為最高統兵官。 南唐設侍衛諸軍都指揮使,由神武統軍兼任,下設都虞候等。吳以控鶴軍為侍衛,設軍使、都虞候等。前蜀初有奉駕等軍,設軍使等,后以左、右龍武軍為親軍,設馬步軍都指揮使等。后蜀設匡圣、衛圣軍等親衛軍,設馬步軍都指揮使等。吳越有親衛、內直殿等,設指揮使或都知兵馬使。楚設牙內侍衛指揮使、長直都指揮使。閩的侍衛軍為拱宸、控鶴二都,還曾設宸衛都,設軍使、都指揮使等為長官。北漢實行后漢軍制,以侍衛親軍都指揮使為最高統兵官,以親王兼任;親衛軍亦隸屬侍衛親軍司,設置簡略,有供奉官、殿直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66688.html
相關閱讀:古代歷史上的美女經濟:西施“賣相”造福國庫
千古奇冤之伍子胥浮尸案 一個值得思考的案例!
夫差 商鞅:歷史上自食其果的十位悲情人物之一
“玉體橫陳”的典故來自哪里?原來說的是馮小憐
史上第一美女間諜:西施光復越國后的凄慘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