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差有2個兒子,分別是太子友、王子地。
太子友,春秋時期吳國的公子,夫差的太子。前482年六月十一,越王勾踐伐吳。當時,吳王夫差在北方參見黃池之會,太子友、王子地、王孫彌庸、壽于姚出戰,太子友想再作等待,王子地、王孫彌庸不聽,出戰。六月二十,彌庸俘獲疇無余,王子地俘獲謳陽。勾踐軍至,王子地防守。六月廿一,再戰,吳國大敗。大子友、王孫彌庸、壽于姚被俘。
春秋末期,吳王夫差之子。周敬王二十六年,夫差于黃池會見各國諸侯,精銳盡出,只余老弱和太子友在城內。越王勾踐乘虛而入,太子友被俘,燒死在姑蘇臺。
吳國滅亡后,夫差的新太子王子地被流放到江西婺源,在此發展繁衍,后分為鄱陽吳氏、浮梁吳氏、余干吳氏、樂平吳氏、安仁吳氏、進賢吳氏等支派;夫差的家室有一部份陷居于江浙一帶,一部份逃難至安徽歙縣,后又分衍出一些分支;還有一部份逃至今山東、河南一帶安家落戶。
夫差簡介
夫差(約前528年?前473年),姬姓,吳氏,春秋時期吳國末代國君,闔閭之子,前495年─前473年在位。前494年于夫椒之戰大敗越國,攻破越都(今浙江紹興),使越屈服。此后,又于艾陵之戰打敗齊國,全殲十萬齊軍。
前482年,于黃池之會與中原諸侯歃血為盟。夫差執政時期,吳國極其好戰,連年興師動眾,造成國力空虛。勾踐不忘會稽之恥,國力逐漸恢復。趁夫差舉全國之力赴黃池之會時,越軍乘虛而入,并殺死吳太子。夫差與晉爭霸成功,奪得霸主地位后匆匆趕回。前473年,越再次興兵,終滅吳國,夫差自刎,時年55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74266.html
相關閱讀:夫差 商鞅:歷史上自食其果的十位悲情人物之一
“玉體橫陳”的典故來自哪里?原來說的是馮小憐
古代歷史上的美女經濟:西施“賣相”造福國庫
史上第一美女間諜:西施光復越國后的凄慘遭遇
千古奇冤之伍子胥浮尸案 一個值得思考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