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季興(858年-929年),原名季昌,字貽孫,陜州硤石(今河南三門峽東南)人,五代十國時期南平(又稱荊南)開國君主。
高季興早年曾為朱溫義子朱友讓的家奴,后被朱友讓收為義子,成為朱溫的親隨牙將。后因破鳳翔救唐昭宗有功,被授予“迎鑾毅勇功臣”稱號,遷宋州刺史。隨朱溫掃蕩青州,累功升至潁州防御使。
907年,朱溫稱帝,任命高季興為荊南節度使。914年,被冊封為渤海王。后唐滅梁后,高季興向后唐稱臣,并親自入朝覲見。924年,唐莊宗冊封其為南平王。
高季興在荊南,經常截留各國貢品,又為獲取賞賜而向諸國稱臣,反復無常,被諸國稱為“高賴子”。
926年(天成元年),高季興截獲蜀地入朝貢物,又向后唐索地,妄圖擴大地盤。唐明宗,罷黜高季興官爵,發兵征討。高季興不敵,轄地日蹙,遂向南吳稱臣,被封為秦王。
929年,高季興病死,其子高從誨繼位,重新向后唐稱臣,因此后唐追封高季興為楚王,謚武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79613.html
相關閱讀:“玉體橫陳”的典故來自哪里?原來說的是馮小憐
古代歷史上的美女經濟:西施“賣相”造福國庫
千古奇冤之伍子胥浮尸案 一個值得思考的案例!
夫差 商鞅:歷史上自食其果的十位悲情人物之一
史上第一美女間諜:西施光復越國后的凄慘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