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雞父之戰簡介:吳國成功掌握了吳楚之戰的主動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五代十國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雞父之戰,爆發于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夏,它是吳、楚兩國為爭霸江淮流域而在楚地雞父(今河南固始東南)進行的一次重要會戰。在這場會戰中,吳軍實施正確的作戰指導,巧妙選擇作戰地點和時間,運用示形動敵,伏擊突襲等戰法,出奇制勝,大破楚軍,從而逐漸奪取了吳楚戰爭的主動權。

  公元前546年宋國向戍倡導諸侯弭兵會盟后,中原諸侯列國之間出現了相對和平的局面。當時,晉、楚、齊、秦四個強國,都因國勢趨于衰弱,國內矛盾激化,而被迫放慢了對外擴張、爭霸活動的步伐。與此同時,偏處于東南部的吳國和越國則先后興盛起來,開始加入大國爭霸的行列,由此,戰爭的重心也從黃河流域轉移到了長江淮河流域,從中原諸侯國轉移到了楚、吳、越諸國。

  公元前519年,吳王僚率公子光等,興兵進攻楚國控制下的淮河流域戰略要地州來(今安徽鳳臺)。楚平王聞訊后,即下令司馬?越統率楚、頓(今河南商城南)、胡(今安徽阜陽西北)、沈(今河南沈邱)、蔡(今河南新蔡)、陳(今河南睢陽)、許(今河南葉縣)七國聯軍前往救援州來,并令令尹陽?帶病督師。吳軍統帥部見楚聯軍力量強盛,來勢兇猛,遂迅速撤去對州來的包圍,將部隊移駐于鐘離地區(今安徽鳳陽東臨淮關),暫避敵鋒,伺機行動。

  然而,就在這時,進軍途中的楚軍發生了一個不大不小的變故,這就是帶病出征的楚令尹陽?(即子暇)因病體沉重,死于軍中。楚軍失去主帥,士氣頓時沮喪低落。司馬?越見狀,被迫回師雞父。擬稍事休整后再決定下一步的行動。

  吳公子光聽說楚軍統帥陽?已身亡,楚聯軍不戰而退,認定這正是吳軍把握戰機,擊破敵人的良機,便向吳王僚建議率軍尾隨,捕捉機會。他的分析是這樣的:“隨從楚國的諸侯雖多,但均是些小國,而且都系為楚國所脅迫而來。況且這些小國也有各自的弱點。具體地說,胡、沈兩國國君年幼驕狂,陳國帥師的大夫夏?強硬但卻固執,頓、許、蔡等國則一直憎恨楚國的壓迫,它們同楚國之間不是一條心,這一點可以乘機加以利用。至于楚軍內部,情況也很糟糕。主帥病死,司馬?越資歷低淺,不能集中指揮,楚軍士氣低落,政令不一,貌似強大,實則虛弱!弊詈笏贸鼋Y論是“七國聯軍同役而不同心,兵力雖多,但也可擊敗”。公子光的分析入情合理,吳王僚欣然采納。并針對敵情作出具體周密的作戰計劃:迅速向楚聯軍逼近,定于在到達雞父戰場后的次日即發起攻擊,利用當天“晦日”的特殊天候條件,乘敵不備,以奇襲取勝。在兵力部署上,先以一部兵力攻擊胡、沈、陳的軍隊,戰而勝之;然后打亂其他諸侯國軍,再集中兵力攻擊楚軍本身。并決定在作戰中采取先示敵以“去備薄威”,后以“敦陣整族猛攻之”的靈活戰法。

  一切就緒后,吳軍遂于古代用兵所忌的晦日七月二十九突然出現在雞父戰場。此舉完全出乎楚司馬?越的意料,倉猝之中,他讓胡、沈、陳、頓、蔡、許六國軍隊列為前陣,以掩護楚軍。吳王以自己所帥的中軍,公子光所帥的右軍,掩余所帥的左軍等主力預作埋伏,而以不習戰陣的3000囚徒為誘兵攻打胡、沈、陳諸軍。雙方接戰不久,未受過軍事訓練的吳刑徒烏合之眾即散亂退卻。胡、沈、陳軍見狀遂貿然追擊,捕捉戰俘,紛紛進入了吳軍主力的預定伏擊圈中。這時,吳三軍當機立斷,從三面突然出擊,很快戰勝了胡、沈、陳三國軍隊,并俘殺胡、沈國君和陳國大夫夏?。爾后又縱所俘的三國士卒逃回本陣。這些士卒僥幸逃得性命,便紛紛狂奔,口中還叫嚷不已:“我們的國君死了,我們的大夫死了!

  許、蔡、頓三國軍隊見狀,頓時軍心動搖,陣勢不穩。這時吳軍遂乘勝擂鼓吶喊沖殺向前,直撲三國之師。三國之師的陣勢本已動搖,又見吳軍蜂擁而來,哪里還有作戰的勇氣,于是紛紛不戰而潰,亂作一團。楚軍未及列陣,即被許、蔡等諸侯軍之退卻所擾亂,已無回天之力,迅速陷于潰敗。至此,吳軍終于大獲全勝,并乘勝攻占了州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28628.html

相關閱讀:史上第一美女間諜:西施光復越國后的凄慘遭遇
古代歷史上的美女經濟:西施“賣相”造福國庫
千古奇冤之伍子胥浮尸案 一個值得思考的案例!
夫差 商鞅:歷史上自食其果的十位悲情人物之一
“玉體橫陳”的典故來自哪里?原來說的是馮小憐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