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章帝皇后竇氏開后漢女人干政先例
世人將漢分為前漢、后漢,或者西漢、東漢,總之,是以王莽新朝為界。后漢由劉秀稱光武帝以來,有多名女人以皇后、皇太后位干政,及至后期宦官當道,把個后漢攪得慘不忍睹。漢朝先后有兩個竇氏干政,章帝皇后竇氏開了后漢女人干政先例。竇氏掌權多年,后期卻被宦官與皇帝幽禁,險些剝奪名分。
(1)生于官宦之家,對權力充滿渴望
女人干政無非三種情況,一是年少的皇帝無法執政,在大臣和近侍的擁立下執政;二是生于名門,對權力非常敏感,曉得權力的重要,所以樂于執政;三是良家婦女學著弄權,于是變得陰毒險惡,濫殺無辜,以執政為快。漢章帝劉?的皇后竇氏屬于第二種情況。
竇氏是漢朝開國元勛竇融的曾孫女。當年竇融的長子竇穆娶了劉秀的女兒內黃公主為妻,并且接替他的叔叔竇友擔任城門校尉。竇穆的兒子竇勛又娶了曾經當過皇太子而又“自廢”的東海公王劉強的女兒?陽公主為妻。自此,竇氏家族成為后漢比較有權勢的官宦之家。這個大戶人家很有聲望,家道殷實、宅第很大、妻妾成群、奴婢眾多。竇氏便出生在這個顯赫的家族里。
實際上,當“開戶鼻祖竇”融逝世后,竇家已經有了明顯的衰弱跡象,只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還遺留些強者風范。
俗話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封建社會是家天下,皇帝就是家長,在他的眼里沒有私產。竇家的財產讓漢明帝都眼熱,于是他以竇穆不能理財為由,派人監督竇家財產及日常開銷。
竇融是開國元老,對漢室有擁立之功,這相當于清朝的“鐵帽子王”,所以皇上監督竇家,不免引起竇家的反感,認為皇上忘恩負義。這種怨氣彌漫在竇家上空,最終成為被明帝抓在手中的把柄。他以侮辱朝廷的名義將竇穆父子趕回老家扶風平陵,但是朝廷對于竇勛夫人?陽公主卻網開一面,許她繼續在京城留居。不多久,朝廷又以賄賂罪將竇家長子竇穆下獄,竇勛受到牽連,在監獄中慘死。?陽公主也就此成了寡婦。
竇家短短幾年,竟有天地之別,后人評說此事,認為基本如同清朝嘉慶皇帝清算和紳。
應當說,雖然是女子,但出身優越的竇氏在小的時候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六歲就能寫很好的文章了。而且她的容貌異常美麗、妖嬈,幾乎女孩子應具備的優點全都擁有,所以有人說,竇氏是為朝廷、為帝王而生。竇氏還有一個年齡接近的妹妹,與竇氏相仿。
公元77年,在?陽公主的斡旋下,竇氏姐妹在經過很多繁瑣的手續后步入皇宮,成為了漢章帝劉?的妃子。在長樂宮里,竇氏姐妹表現得知書達禮、溫文而雅,加上貌美如玉,不僅得到了章帝的寵愛,還得到了章帝母親馬皇太后的喜歡。更重要的是,她們從小學到的如何處理與嬪妃的關系等,都派上了大用場。嬪妃們并沒有因為她們姐妹奪了寵而怨恨,相反,相處還很融洽,這是后宮一般不敢奢望的。
竇氏比妹妹更加懂得男人,幾乎將章帝所愛全部集于一身,就這樣,不到一年的時間,竇氏終于坐上了皇后的寶座,成為母儀天下的角色,她的妹妹也被封為貴人。
章帝生性寬厚,又不善于政事,很多事情都聽母親馬太后的,在竇氏被立為皇后的第二年,馬太后便去世了,所以竇氏自然介入了章帝的政事。起初,這種介入不是深層次的,只是提一些建議罷了,及至后來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實際上,皇帝是很少能夠獨寵一個女子的,不管對方是皇后還是妃子,只能說在某一段時間里受寵。當時,雖然竇氏為皇后,但章帝還非常喜歡宋貴人和梁貴人。與竇氏同年進長樂宮的宋貴人,不浪費章帝的雨露,第二年就生了皇子劉慶,章帝非常高興。公元79年,已經不愿顧及竇氏感覺的章帝,冊立兩歲不到的劉慶為皇太子。
當宋貴人沉浸在幸福之中時,竇氏的心態開始發生變化。對于一個皇后來說,皇帝立了嬪妃生的孩子為皇太子,而自己卻沒有生育,是非常痛苦的事情,會產生羞辱甚至絕望的念頭。宋貴人只是先于竇氏生育而已。當時竇氏還非常年輕,并不是說不能生育,很多皇帝在這種情況下,還要等待一段時間,看看皇后能否生“嫡”,若生,則立;若長時間不能生育,則再立其他。章帝把事情想得簡單化了,他之所以急立皇儲,內心里并沒有排擠竇氏的意思,只是說早立皇太子有利于國家的根本穩定罷了。
可是,事情沒有那么簡單,竇氏開始動心計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31033.html
相關閱讀:古代歷史上的美女經濟:西施“賣相”造福國庫
夫差 商鞅:歷史上自食其果的十位悲情人物之一
千古奇冤之伍子胥浮尸案 一個值得思考的案例!
“玉體橫陳”的典故來自哪里?原來說的是馮小憐
史上第一美女間諜:西施光復越國后的凄慘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