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達摩是少林武術的創始人?其實他連少林寺都沒去過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元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0世紀80年代,以金庸、梁羽生等人為代表的新派武俠小說如潮水般涌入中國大陸,其中幾乎無一不提到少林派,并將其與武當派分別奉為僧、道的武學正宗,這讓民間形成了“天下武功出少林”的印象。

  有正宗就有圣地——以河南嵩山少林寺為主,福建南少林為輔;有圣地就有圣人,在新派武俠小說中,少林武術的創始人是一個名叫達摩的印度和尚。

  去過嵩山少林寺的人都知道那里有個達摩洞。據說達摩當初在此地修煉,由于面壁時間過長,至今還可以看到達摩反映在石壁上的影像。這個說法當然有些超現實主義。

  達摩又稱“達磨”“菩提達摩”,被中國佛教禪宗當作開山祖師。但是,達摩是誰,生于何方止于何地、何時,卻說法不一。

  元代僧人覺岸的《釋氏稽古略》及梁代釋慧皎的《高僧傳》上明確地說:他生于南天竺(印度),婆羅門族,是香至王的第三子,出家后傾心大乘佛法,出家后從般若多羅大師。另一種說法認為他是波斯人,北魏人楊炫之的《洛陽伽藍記》中說:“時有西域沙門菩提達摩者,波斯國胡人也,起自荒裔,來游中土!

  以上三本書都是佛教研究的重要文獻,但記載卻相差甚遠。南天竺相當于現在的印度,波斯相當于現在的伊朗,達摩究竟是印度人還是伊朗人?這是一樁無頭公案。

  菩提達摩自小就聰明過人,因為香至王對佛法十分虔誠,因此從小菩提達摩就能夠遍覽佛經,而且在交談中會有精辟的見解。

  般若多尊者在游歷天竺國時,一路弘揚佛法教化眾生。菩提達摩被般若多尊者普度眾生的理想,以及豐富的佛學智慧所吸引,就拜在般若多尊者的門下,成為禪宗的門徒,而且發愿要將當時印度分裂的佛法思想統一起來,使佛法在印度重新振興。

  后來菩提達摩繼承了師父的衣缽,在天竺國內弘揚佛法。

  520~526年,他自印度航海來到廣州,從這里北行至北魏,到處以禪法教人。

  有一天,達摩向他的師傅求教說:“我得到佛法以后,應到何地傳化?”般若多羅說:“你應該去震旦(即中國)”。又說:“你到震旦以后,不要住在南方,那里的君主喜好功業,不能領悟佛理”。

  達摩遵照師父的囑咐,準備好行李,駕起一葉扁舟,乘風破浪,飄洋過海,用了三年時間,歷盡艱難曲折,來到了中國。達摩到中國以后,廣州刺史得知此事,急忙稟報金陵,梁武帝蕭衍立即派使臣把達摩接到京都,為其接風洗塵,賓客相待。

  達摩是禪宗大乘派,普渡眾生。由于他們的主張不同,每談論起佛事,二人總是不投機。武帝不能理解。這時達摩感到南京不是久留活動的地方,于是便告辭蕭衍,渡江北上入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38224.html

相關閱讀:蒙古人曾經在十三世紀橫掃世界為何會迅速滅亡?
元太宗窩闊臺簡介,窩闊臺是怎么死的?
篤哇
歷史上真實的丘處機:收到成吉思汗信即萬里朝見
蒙哥征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