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崛起朔漠,把草原的旋律借助雷鳴般的馬蹄傳到了西亞東歐,奏出了空前絕后的宏偉樂章……700多年過去了,曾經的輝煌早已化作歷史的煙塵,功過留與后人說。然而,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征服者,成吉思汗最后魂歸何處,卻始終是個謎……
公元1226年秋,64歲的成吉思汗仍然雄心不已,率領大軍“去征唐兀(西夏),以夫人也遂同行”(據《蒙古秘史》)
公元1227年,吞并西夏的戰斗還沒有結束,已近古稀的成吉思汗感到了不適。戎馬一生的一代天驕和眾多老人一樣,無法抗拒歲月沉重的枷鎖。他留下大軍繼續攻打西夏都城,自己帶著親信怯薛軍(禁衛軍)移到六盤山避暑。這次移兵就如牧人率領自己的羊群到一處水草更豐美的地方駐牧一樣自然,然而這竟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次遷移。
是年8月,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征服者終于向死神低下了桀驁高貴的頭顱,病逝于薩里川哈剌圖行宮,享年66歲。臨終前,他命令自己的子孫將出降的西夏國王及王族全部處死,以此作為一個強者給予敵人的最后裁決。
傳說中,成吉思汗的手下將領遵循遺詔“密不發喪”,由最忠心的部下把遺體運回故鄉,下葬到趕造好的陵墓中。部下出動了萬千駿馬來回奔跑將墓地踏平,然后植木為林,并以一棵獨立的樹作為墓碑。最后,為首的將領命令800名士兵將造墓的2500多名工匠全部殺死,而這800名士兵旋即也遭滅口。而另據元末葉子奇的《草木子》記載,成吉思汗下葬后,除馬匹踏平墓地外,為便于日后能找到墓地,在成吉思汗的墳上殺死了一只駝羔,將羔血撒于其上,并派騎兵守墓。等到第二年春天小草長出以后,墓地與其他地方分辨不出時,守墓的士兵才撤走。子女如想念成吉思汗,就讓當時被殺駝羔的母駝作為向導,如果母駱駝停在一個地方久久徘徊,哀鳴不已,那么這個地方就是陵墓所在地。
700多年過去了,漫漫草原,茫茫戈壁,神秘的成吉思汗陵墓就如同從來不曾存在過一樣,渺無蹤跡……
成吉思汗地墓地找到了嗎?
一旦找到成吉思汗陵墓,將使發現特洛伊城和埃及法老圖特安哈門陵墓的轟動效應相形見絀,成陵中的珍寶將比秦始皇陵中的還要壯麗!、蒙聯合考古隊
2004年10月6日,一條爆炸性新聞在國內外媒體出現——一支日本和蒙古的聯合考古隊日前宣布:他們找到了成吉思汗的“靈廟”!如果靈廟身份得到確證,那么將會在靈廟方圓12公里內鎖定成吉思汗的陵墓。業內人士認為,如果此發現屬實,那么它將比特洛伊城和圖特安哈門陵墓的發現更加激動人心,或許會成為21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
據英國《泰晤士報》報道,10月4日,日本、蒙古聯合考古隊在位于距離蒙古首都烏蘭巴托約150英里的阿夫拉加市達爾根哈安村附近,發現一座建在四角形基座上的13到15世紀的靈廟遺址。在靈廟的下方是一座幾乎已成廢墟的石頭平臺,在石頭平臺的下方藏有許多坑洞,里面埋葬著許多戰馬的骨灰和遺骨。從戰馬遺骸的數目之眾來看,這座陵墓的主人顯然地位非比尋常。在方形的基壇上約11米見方的范圍內還發現了作為靈廟遺存的基石和柱穴,因為沒有發現瓦和磚,所以推測上面所建應該是帳篷?脊艑W家認為,這個石頭平臺應該就是陵墓的原始地基。在靈廟內,還發現從上面看為“凸”形的、高約40厘米的石壁,上面有燒火的痕跡;鶋闹車l現了埋灰和馬骨的坑,考古隊認為這是為祭祀成吉思汗而燒馬等“燒飯”儀式的證據,這與中國史書的記載一致。另外,在靈廟的南側,出土了刻有作為皇帝象征的龍的紋樣的香爐,這則與14世紀波斯歷史書的記載相一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47868.html
相關閱讀:篤哇
元太宗窩闊臺簡介,窩闊臺是怎么死的?
蒙哥征宋
歷史上真實的丘處機:收到成吉思汗信即萬里朝見
蒙古人曾經在十三世紀橫掃世界為何會迅速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