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國滅吳國主要戰爭是吳郊之戰,笠澤之戰。
吳郊之戰內容介紹:公元前482年(周敬王三十八年),吳王夫差乘著勝齊的威望,率領主力部隊北上,參加黃池會盟。當年六月,吳國受災,越王發水陸兩路大軍乘機向吳進攻。一舉將吳留守部隊擊敗。吳王會盟之后,率軍南返,見大勢不好,只得向越求和,越鑒于尚無徹底擊滅吳國的兵力,而同意議和罷兵。
笠澤之戰內容介紹:公元前478年(周敬王四十二年),在吳越爭霸戰爭中,越軍在笠澤(又作囿,今江蘇吳江一帶)擊敗吳軍的一次著名江河進攻作戰。而此戰消滅了吳軍的大量的有生力量,越軍大破吳軍。吳軍“三戰三北”,尸橫遍野,一敗涂地,吳王夫差僅僅帶著少量的殘兵逃入姑蘇城(今江蘇省蘇州市)中,龜縮不出。越軍取得了笠澤之戰的重大勝利。
公元前473年(周元王四年),姑蘇被圍城數年,吳軍勢窮力竭,“吳師自潰”、“士卒分散,城門不守”。同年(公元前473年)十一月,吳都城破,夫差逃到姑蘇山一帶自殺,吳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49477.html
相關閱讀:“玉體橫陳”的典故來自哪里?原來說的是馮小憐
史上第一美女間諜:西施光復越國后的凄慘遭遇
古代歷史上的美女經濟:西施“賣相”造福國庫
千古奇冤之伍子胥浮尸案 一個值得思考的案例!
夫差 商鞅:歷史上自食其果的十位悲情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