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社會經濟的恢復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元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忽必烈時代,蒙古統治集團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夫爭國家者,取其土地人民而已!睉馉幤茐囊蚨找鏈p少!氨J匦赂匠潜,使百姓安業力農”的方針獲得部分實施。在中原漢地,元政府也采取一些相應措施來扭轉長期戰亂所造成的殘破局面。元朝社會經濟由戰時的衰敝狀態漸臻恢復乃至一定程度的發展。這種恢復乃至發展,在全國各地區呈現出頗為明顯的不平衡性。

黃河中下游流域自金末以來迭經殘破,中統、至元之初,山東又“中更叛亂”,因而“多曠土”。至元中,立司農司,分道設勸農使,負責在各地促進墾殖。這個地區的農業生產獲得了較好的恢復和一定的發展!懊耖g墾辟種藝之業,增前數倍”。

長江中下游流域的襄、郢、東西淮之地,是宋元長期對抗作戰的地區,戰爭破壞相當嚴重,土曠民寡。元政府以免稅優惠吸引鼓勵百姓到那里耕植,同時在兩淮地區經營屯田。時人稱“屯田之利,無過兩淮”。這一地區農業經濟的恢復,從此后二十余年之間地價的迅速上漲也可以看得相當清楚。不過,在忽必烈時期,這里的生產,顯然還沒有恢復到黃河流域那樣的水平。宋元之間長期爭奪的又一地區四川,入元版圖時,土著之姓十亡七八,戶口凋零,生意蕭條。直到中元,仍“遺墟敗棘,郡縣降廢幾半”。其經濟的恢復,與兩淮、襄漢地區相比更為緩慢。

元朝對于江南的征服,不可能不伴隨殺戮與破壞。阿里海牙經略兩湖,留下不少殘酷殺戮的記錄;伯顏大軍在長江下游,也一度由于“利財剽殺,是致降城四壁之外,縣邑丘虛,曠土無民”。江西閩浙一帶,亦因元軍“左翦左攘,數年未平”,迭經戰爭殘破。但是總的說來,元軍在滅宋過程中的破壞行動,還是受到相當程度的節制。尤其是臨安降附以后,南宋朝廷下詔,亟謂“根本已拔”,“民何辜焉”,指示各地“詔書到日,其各歸附,庶幾生民免遭荼毒”。于是諸多未下州郡的守令得以心安理得地望風出降。因此,在農業生產的基礎原來就比較好的南方各地,當時的社會經濟基本上被維持在南宋原有水平上下,而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害。忽必烈時期,在江南推廣棉花種植,收效甚大。所以就某些方面而言,元朝前期社會經濟與南宋時期相比,也有一些進步和發展。

相對而言,邊疆地區的社會經濟,在元代前期表現出長足的進步,云南的農業、水利和蠶桑,這一時期都有很大的發展;南詔以來流行于該地的“儒釋文化”逐漸向內地的封建漢文化靠攏。

漠北地區的富實繁榮,也遠較其他時代為甚。當然這種富實,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漠南支援的結果。誠如虞集所說,“朝廷歲出金繒、布幣、糇糧以實之。轉輸之事,月日相繼,猶以為未足。又捐數倍之利,募民入粟其中,亦不可勝計。由是遂為殷富”。

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72823.html

相關閱讀:元太宗窩闊臺簡介,窩闊臺是怎么死的?
篤哇
蒙古人曾經在十三世紀橫掃世界為何會迅速滅亡?
蒙哥征宋
歷史上真實的丘處機:收到成吉思汗信即萬里朝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