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已經沒有機會了。黃池之會后的吳國堪稱千夫所指,諸國之間只有敵人而無盟友。西側楚國虎視眈眈,南側越國秣兵歷馬,而北部,中原諸國的心中恐怕吳越比楚國好不了多少,蠻夷之國。
誠然如題主所言吳國畢竟國力還在,可這種國力已經無法再支撐吳國對外擴張了,自守都是勉強。在如此形式下吳國還能撐九年已經不易了。而越國則完全和吳國相反,結齊親楚附晉,廣結盟友孤立吳國。越國內政也是一片清明,破吳都之戰越國收獲頗豐。
實際上四年之后越國便再次發動滅吳之戰,導演了著名的——笠澤之戰,而后在吳國國都之側筑城,一面長期圍困吳國都城,一面盡收吳地。所以后面的五年吳國僅僅在負隅頑抗罷了。
其實吳越相比春秋老牌強國晉楚齊秦等,只能稱為一時顯貴,卻囿于霸主之名總想一爭長短,就導致欲速不達。其實吳國圖霸有兩次機會,一是破楚都城郢之后,闔閭應該聽從伍子胥的建議嚴正軍紀緩步圖之,而不是放任手下燒殺搶掠縱情享受,空破楚都而無更大的實際收獲。
其二就是夫差破越后應該聽從伍子胥的建議盡滅其國消化越地,可夫差跟他老爹一樣,一腦門子都想著中原花花世界。兩次機會都沒有把握,相反還使得楚越聯手和吳國形成死仇。與此同時還要繼續挑釁中原諸國,苦爭霸主之名,簡直是作得一手好死。
所以黃池之會時的吳國,看似是國力巔峰,實則是積重難返四面楚歌。所以啊一代人只能干一代人的事,你想干幾代人的事,沒準,就沒有后面幾代人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91485.html
相關閱讀:夫差 商鞅:歷史上自食其果的十位悲情人物之一
“玉體橫陳”的典故來自哪里?原來說的是馮小憐
千古奇冤之伍子胥浮尸案 一個值得思考的案例!
史上第一美女間諜:西施光復越國后的凄慘遭遇
古代歷史上的美女經濟:西施“賣相”造福國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