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淺識唐堯初都太原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上古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臺駘“宣汾障澤,肇始太原”將太原文明拉伸到“五千年文明史”的黃帝時代。繼臺駘之后,太原又出了一位舉世聞名的偉大人物,他便是堯。堯的時代,由于成熟的文字還沒有出現,社會生活中的許多事件只能靠口耳相傳。史傳,堯,姓伊祁(也作伊耆),名放勛,初封于陶,又封于唐,故號陶唐氏,唐堯是其帝名。其實,堯是我國原始社會父系氏族末期部落聯盟的著名領袖,當時還沒有國家,何來之帝號?所謂帝的尊稱乃是后人出自于敬仰追加的。就是這個名揚千古,婦孺皆知的唐堯,曾經率領自己的部族,越水翻山,長途跋涉,徒居于太原,“初都”于太原,使太原由此產生了“唐”、“北唐”的古名,為太原留下了載于青史,揚名立萬的“唐堯遺風”,在太原的史冊上記下了溢彩流光的一筆。

唐堯西徙太原

大約在距今四千五百多年的古代,唐堯的部族活動于今河北省唐縣至望都一帶的滹沱河流域,對此,《后漢書?郡國志》唐縣條引注:“《帝王世紀》曰,堯封唐,堯山在北,唐水西入河,南有望都!薄端涀ⅰ贰ⅰ对涂たh圖志》、《輿地廣記》及《太平寰宇記》等著名的古代地理志書,都持此說。徐旭生先生在其《中國古代史的傳說時代》中也說:“陶唐氏舊城應該是今河北唐縣、望都一代!敝荛L富先生則通過龍山文化的特點,在其《淺談唐堯氏》中指出:“從年代和分布范圍來講,河北龍山文化相當于唐堯氏古族。”那么,唐堯為什么要率領自己的部族離開故地,西徙太原呢?何光岳先生在其名著《炎黃源流史》中認為,由于東夷族勢力日漸強大,作為部落聯盟首領的唐堯,為避免東夷部族的侵擾,遂率部西徙,“從唐縣、望都一帶出發南下行唐,沿滹沱河過井陘,途經太原,再進入平陽。”(《試談唐堯氏》)鄒衡先生也認為如是,他在《夏高周考古學論文集?論先周文化》一文中指出:“太原地區古文化多半是河北龍山(文化)的許坦型和光社文化,其出土的大批陶器,均似龍山文化的澗溝型者!鄙鲜稣撌龊偷叵鲁鐾廖奈锏南嗷プ糇C,揭示了太原許坦型文化、光社文化與河北龍山文化的密切關系,從而也證實了唐堯部族由河北唐縣、望都一帶西徙太原,定居太原可能性的真實存在。需要進一步說明,或者說需要糾正的是,唐堯率其部族西徙太原的路線,似不應為“沿滹沱河過井陘,途經太原”。而且,何光岳先生說的唐堯所以西徙太原是“被東夷族帝舜所取代之后”的理據也頗值商榷。其一,滹沱河由山西盂縣出境入河北晉縣、定縣,南距井陘百里之遙,且井陘不屬滹沱河流域,唐堯部族只能沿唐河南下,沿滹沱河西入山西盂縣。再沿滹沱河主要支流烏河、溫川河及汾河支流楊興河,順流南下,進入太原。
其二,唐堯與虞舜的“禪讓”,或虞舜對唐堯的“逼宮”,應為唐堯由太原遷平陽之后的事,而不是在此之前。史載:“堯治平陽,舜治蒲坂”,所謂“被東夷族帝舜所取代之后”,才西徒太原之說,既與地理實際區域相去甚遠,也與事實發展時序脈理不順,似不通。依據史料所載,歷史上海河流域水患猖獗,自明王朝創建的“1368年至1948年五百八十年間,共發生大水災387次”,可謂“三年兩頭災”。尤其是上游在山西,下游在河北的桑干河水系、滹沱河水系,“水流急湍,上寬下窄,上游水流攜帶大量泥沙,進入平原后流速驟減,泥沙淤積,河床填塞,尾閭不暢,極易成災”。(《河北風物志》)唐堯部族所居的唐縣、望都一帶,恰處太行山西坡與華北平原銜接地帶,北有洋河(桑干河下游)、南有滹沱河、西有唐河,河網密布,正是水患多發地城。唐堯所以西徒,究其道理,為避水患當為主要原因。因為大多古籍在談到唐堯時都有關于水患的記載。《尚書?堯曲》說:“堯之時洪水為患為甚”;《寰宇通志》說:“堯時上游之水無所拽,直而四出”,《晉乘搜略》說:“堯時黃水為患,震及帝都。”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蛟S正是因為常常受到唐河、滹沱河水患漫害,所以唐堯才攜帶部族離開久居的故地,由太行山東部的平緩地帶,沿著滹沱河溯流西進向高處遷徙,穿越了太行峽谷,進入了今山西省境,在今盂縣又尚滹沱河支流烏河、溫川河,汾河支流楊興河(這幾條河古代水量遠比今日大),繼續向西南跋涉,終于來到了汾河中游的河谷地帶,今太原盆地。豐厚的黃土,緩淌的汾河,蒼翠的東、西兩山,平展開闊的河谷平原,潺潺涓涓的晉水,以及淳厚樸實的太原先民,留住了長途遷徙、歷盡艱辛的唐堯部族,他們便在這里定居了下來。當時的太原是臺駘“宣汾障澤,肇始太原”之后的時代,由于史書缺乏記載,詳情不得而知。而此時的唐堯部族據《韓非子?五蠹》,《淮南子?精神訓》所載,巳經掌握了建筑大型房廈的技術,所建之廈“茅茨不翦,采椽不斫”;“樸桷不斫,素題不(木開)好”。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廈頂的茅草鋪放不修剪,屋檐的椽子不砍削,端額的梁柱不彩繪,而且,精于制陶的陶唐氏部族,又把這些技術帶到太原傳授于土著。于是,在汾河中游平原的大地上唐堯部族和太原先民很快水乳交融為一體,共建家園,共創了太原的龍山文化。

唐堯初都太原

關于唐堯建唐國初都太原,千百年來在太原的大地上一直有豐富的口碑傳說,對于這些傳說,當地的志書、碑石多有記載,限于篇幅不去一一追述,僅將屬于信史的典籍所載,備述于后,號稱“千古之絕唱,無韻之《寓騷》”的《史記》在其《五帝本紀?正義》中的《宗國都城記》云:“唐國,帝堯之裔子所封,漢曰太原郡,在古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其南有晉水!敝袊牡谝徊繑啻泛曛,班固撰的《漢書?地理志》載:“晉陽本唐國,堯始都于此!睂iT撰述中國古代名城的《都城記》也說:“晉陽城北二里有唐城,堯所筑!币恢钡教扑沃H,徐堅的《初學記》,朱熹的《詩集傳》還在講,唐城是帝堯所筑,唐城地處太原晉陽一帶。
城,是中國文化特殊的產物,它有著突出的標志,構成了雄宏的華夏文化景觀,揭示著城周圍的文化特色和歷史淵源。毫不牽強地說,我國的城在詛國五千年文明史上,占有非常重要、不容忽視的地位。太原唐城和堯初都的口碑傳說和文獻記載,告訴我們一個史實:早在至今約四千五百年的唐堯時代,今太原已經有一個文化相當發達,人口相對密集的原始聚落。這個原始部落在太原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勞動,不僅發展了這里的經濟,創造廠自己的文化,而且還建立起強大的部落聯盟,創建了保護自己不受侵擾的古城??唐城。只是由于歷史的久遠和歷史的巨變,又由于后來在古唐城的舊址或附近又有一座晉陽問世,那座流傳于口頭,見載于史冊的“唐城”漸漸地湮沒了。這是傳說,因為當時還沒育成熟的文字,只能靠口耳傳聞,代代相傳,這也是史載,矚于那種對傳說記錄的“史記”。但是,這個傳之百代而不衰的傳說,個中有著真實的“歷史的影子”。不是有許多的傳說,被出土的文物所證實是歷史嗎!客觀地說從某種意義上講,傳說就是最初的歷史,或者說人類的歷史最初就是從傳說開始的,舉凡城內海外,哪一個文明古國的歷史不如是說?由于唐堯初都太原,又在太原筑有唐城,所以太原有了“唐”和“唐國”的古名。追溯“唐”的古意,《說文解字》解釋為“唐,大言也!薄栋谆⑼?號》解釋為“唐,蕩蕩也,道德至大之貌也。”可見,唐是一個會意字,基本意是:大話、豪言、命令;引申意是:道德至大之人所講的話、發布的命令。在原始社會末期的父系氏族部落聯盟時期,什么人可以宣講豪言、播布命令,指揮部族群體呢?只有部落聯盟的領袖,堯就是這樣的人杰,所以,給堯冠以唐的稱號正源于此,古人的堯因封唐地得唐號之說,很值得商榷,事實可能正好相反,正是因堯得唐號,稱為唐堯,所以才使屬地有了唐的名稱。古稱“唐”的地名至少有三處,諸如河北之“唐”,太原之“唐”,山西晉南之“唐”,都是因唐堯多次遷陡,曾經定居那里而得名,這充分地證明了先有唐堯之名,后有“唐”之地名這個道理。堯和堯的部族,不知是出于本部族的開拓精神?還是因為當時汾河的受阻于霍山而時有水患?他們在太原居留一個時期之后,留下了自己的裔族,留下了已經創下的業績,留下了太原的唐文化和古唐城,又沿著汾河南流的方向繼續遷徙,最終落腳于今日的臨汾盆地??平陽。對此,后來的史書上也有記錄。東漢人鄭玄在其《詩譜》中就說:“堯始居晉陽,后遷河東!鼻逯麧h書家閻若琚所著《尚書疏證》也說:“堯為天子實先都晉陽,后遷平陽府!庇谑牵钟辛恕皥蚨计疥枴敝f,同時也印證了“堯始都晉陽,后遷晉陽”的古記。關于太原的另一個古名“北唐”,就是在唐堯由初都太原遷都平陽后,因太原地處平陽之北,為區別初都太原之唐和平陽之唐,遂以地理方位為準,在太原之唐前面又加了個“北”字,這就是太原又稱“北唐”的緣由。

唐城為什么不能作為太原建城的標志

以晉陽古城的創建為標志的“紀念大原建城2500年”活動,進入2003年后正式展開。唐城的間世比晉陽古城要早約兩千余年,為什么不以唐城的創建作為太原建城的標志呢?如果以唐城問世為大原建城的標志,太原不就有了四千五百年的建城史了嗎?然而,唐城確實不能作為太原建城的標志。這是因為:在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有文字記載以前的歷史稱為史前史。對史前史的研究,恰如樊樹杰先生所說:“在文字發明之前,我們的歷史是口耳相傳的傳說”,“對這些傳說加以科學的分析,便不難發現其中所蘊含的可靠歷史資料。考古發現已日漸清晰地揭示出古史傳說中‘三皇’‘五帝’的活動背景,為復原傳說時代的歷史提供了條件!钡,無論如何我們還不能把傳說作為信史,“唐堯西徙太原”,“初都晉陽”、“筑唐城”這段歷史,雖然反映了歷史的真實,在講述太原區域史的時候可以旁征博引,據理論證。然而,以“唐城”的創建作為太原建城史的標志,還缺乏考古發現的復原,尚顯不太成熟。此其一。其次,以政府的名義舉辦“紀念太原建城2500年”活動,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牽涉歷史必須以信史作為基礎。晉陽古城創建于公元前497年,至2003年整整2500年,史載鑿鑿,名副其實,非它城可取代。對于唐堯初都太原的淺識,謹述于此,限于史料的掌握和駕馭,由于自身學識的局限,疏漏偏執之處熱望專家學者不吝垂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95362.html

相關閱讀:中國汗青傳說時期最早的宗祖神:黃帝
黃帝的妻子是誰 黃帝有幾個妻子
吳剛是誰?吳剛為什么會在月宮伐桂?
黃河流域文化遺址
黃帝曾孫之女竟然嫁給一條狗?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