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揭秘:南唐歷史上后主李煜手下不為人知的忠臣們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五代十國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導讀:古往今來載入史冊的忠臣名士數不勝數,他們都以對國家和民族的無限忠貞而名傳萬世永垂不朽,然而,在五代十國的南唐卻有幾個忠烈之士淹沒在歷史當中。

一、冒死勸諫的汪煥

后主李煜特別崇尚佛教,他自號蓮峰居士、鐘山隱士,宮中設有佛堂,京城寺廟眾多,募集百姓錢財供奉僧道,常帶領宮娥嬪妃誦經拜佛,聘請高僧講法,因而荒廢朝政。其間有兩位大臣相繼進諫,結果一人被判刑,一人遭流放。當時安徽歙縣人汪煥不顧個人安危,再次冒死進諫,上奏說,南朝梁武帝蕭衍迷信佛教,曾刺破手指以血抄寫經書,披頭散發讓和尚踐踏,并舍身出家甘愿做佛家的奴仆,然而最終卻落了個國破人亡,自己餓死在宮中,F在陛下信奉佛教,雖然沒有像梁武帝那樣癡迷,只怕將來難免從蹈覆轍。李煜看完他的奏折后拍案而起,大罵汪煥賊膽包天,可是靜下心來一想,汪煥也是赤心一片,李煜佩服他的勇氣和忠誠,非但沒有治罪,反而晉升他的官職。

二、滿門忠烈的李雄

淮地有位叫李雄的將軍鎮守南唐西部,當大宋的軍隊攻打時,他指揮手下浴血奮戰所向無敵,聽說國都遭到圍攻,他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坐視不理,留下幾個兒子鎮守,然后率兵東下救援,列陣溧陽與宋軍決戰,結果父子都戰死疆場,留守的兒子們也都死在宋軍的刀劍之下,全家八口人為南唐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全家為國捐軀卻并未得到朝廷的封贈,后人只有從《吳唐拾遺錄》中了解他們的事跡。


三、誓與南唐共存亡的吳主薄

歐陽修曾為南唐的一位縣主薄作《吳某墓銘》,這位吳某是一位對南唐忠心耿耿的文人,他曾任彭澤縣主薄,大宋將軍曹彬率軍攻克池陽后,派使者到各縣招降,彭澤縣令想開城投降,吳某說,食君之祿當為國盡忠,能與國家同生死共存亡是臣子的光榮。于是殺掉來使,決心死守彭澤。李煜投降后,吳某被宋軍抓獲,宋軍主將責備他殺害使者,吳某慷慨激昂說,各為其主,本來就該如此。主將佩服他的忠貞品質,因而釋放了他。

以上南唐事跡,史料幾乎沒有記載,直到南宋,當時的皇帝曾下旨編撰九朝國史,所以散見于其他雜記。洪邁在《容齋隨筆》里對以上南唐忠臣表示了極大的崇敬,他說,假如有史官能把他們的名字與事跡附于《李煜傳》之后,就是對他們九泉之下的亡魂最大的安慰。歷朝歷代都有眾多令人敬仰的忠臣,南唐也不例外,李煜雖然昏庸,但他手下忠君之士也不勝枚舉,李煜在一旦歸為臣虜后才明白文學藝術并不能使世界和諧,政治與戰爭依然是強權制勝的法寶,所以他的詞云: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宵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19809.html

相關閱讀:史上第一美女間諜:西施光復越國后的凄慘遭遇
“玉體橫陳”的典故來自哪里?原來說的是馮小憐
夫差 商鞅:歷史上自食其果的十位悲情人物之一
古代歷史上的美女經濟:西施“賣相”造福國庫
千古奇冤之伍子胥浮尸案 一個值得思考的案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