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之后,進入五代十國時期,戰爭不斷,社會紛亂無序,你方唱罷我登場,都城時遷開封時遷洛陽。唐代之后,后梁建國,時為公元907年,建都開封,公元909年從開封遷都洛陽,公元913年末帝即位后還都開封。從頻繁的遷都中就可看出當時的社會有多亂,中國自此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后梁龍德三年(公元923年),后唐滅后梁,李存勖稱帝(即后唐莊宗),遷都洛陽。李存勖以繼唐而有天下,故國號唐,史稱后唐。李存勖手下大將李嗣源,在建立后唐過程中屢立戰功,遭到李存勖的猜疑。同光四年(公元926年)初,魏州(今河北大名一帶)發生兵變,莊宗派李嗣源率兵征討叛軍,李嗣源騎在馬上悶悶不樂,手下將領都為他鳴不平,說:“皇上憑啥猜忌你要造反?干脆趁這次出征反了吧!我們擁立你來當皇帝!”
鼓動他造反最積極的,就是后來做了“兒皇帝”(后晉高祖)的石敬瑭(此人墓在宜陽縣),他是李嗣源的女婿,自然巴不得岳父當皇帝?墒抢钏迷从悬c兒猶豫,他甚至想返回洛陽向李存勖請罪,弄得石敬瑭對他很有意見。石敬瑭勸岳父道:“您現在領兵在外,部將皆要反,主帥不反,恐有殺身之禍!”李嗣源只好同意舉事。石敬瑭主張先奪取開封,再揮師洛陽,以成就大事,李嗣源接受了這個建議。石敬瑭自告奮勇,親率敢死隊為前鋒,猛打猛沖。當年三月十七日,后唐莊宗為防李嗣源、石敬瑭從北邊進攻洛陽,遂令騎兵扼守河陽橋(位于今孟津縣與孟州間)。十八日,莊宗詔令大將李紹榮從外地趕回洛陽,他親自出城到鷂店(今孟津耀店)相迎,讓李紹榮率騎兵沿黃河設防。二十四日,莊宗親率主力向東,兵指汜水,準備迎敵。
戰場看似往洛陽的東邊移了,實則戰爭的指向卻是洛陽。二十五日,李嗣源率軍到達滑州(今滑縣),派石敬瑭襲取汴州(今開封),隨后李嗣源率大軍亦至汴州。后唐莊宗看到這種情況,就在滎陽東集結兵力,先派3000騎兵為前鋒,徑直向東,與李嗣源爭奪汴州。然而,他的部下姚彥溫卻率眾叛逃,投降了李嗣源,這對莊宗打擊很大,他只好命大軍返回洛陽。莊宗一路走回洛陽,心情沮喪。他算了一下:當時從洛陽出發東征,共有2.5萬兵馬,可此時已經有1萬人叛逃了。在汜水,莊宗留下士兵3000人守汜水關,自己率隊黯然回洛。
在東線,李嗣源占領汴州后,即命石敬瑭率前部人馬直取汜水,一路招募兵馬,兵力大增,氣勢洶洶奔向洛陽。四月一日,李嗣源、石敬瑭等各路兵馬在洛陽聚齊,騎兵列陣于宣仁門(東門)外,步兵列于五鳳門(南門)外,準備攻城。恰在這時,莊宗這邊又出變故,其將領郭從謙反叛,率兵馬陣前倒戈。莊宗聞聽兵變,急忙與諸王率騎兵平叛,并將叛軍趕出宮門。這時,莊宗的另一部將朱守殷正率騎兵在洛陽城外駐扎,莊宗召他來勤王平亂,想內外合擊叛軍。可是朱守殷不聽命令,首鼠兩端,坐觀其變。叛軍利用這一空當,焚燒宮門,進入宮城,莊宗手下的部將都逃跑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29508.html
相關閱讀:“玉體橫陳”的典故來自哪里?原來說的是馮小憐
千古奇冤之伍子胥浮尸案 一個值得思考的案例!
夫差 商鞅:歷史上自食其果的十位悲情人物之一
古代歷史上的美女經濟:西施“賣相”造福國庫
史上第一美女間諜:西施光復越國后的凄慘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