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汪大淵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元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1311~?)元代民間航海家。字煥章。南昌人。至順元年(1330),年僅20歲的汪大淵首次從泉州搭乘商船出海遠航,歷經海南島、占城、馬六甲、爪哇、蘇門答臘、緬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橫渡地中海到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紅海到索馬里、莫桑比克,橫渡印度洋回到斯里蘭卡、蘇門答臘、爪哇,經澳洲到加里曼丹、菲律賓返回泉州,前后歷時5年。至元三年(1337),汪大淵再次從泉州出航,歷經南洋群島、阿拉伯海、波斯灣、紅海、地中海、莫桑比克海峽及澳洲各地,至元五年(1339)返回泉州。汪大淵第二次出海回來后,應泉州地方官之請,開始整理手記,寫出《島夷志略》!秿u夷志略》分為100條,其中99條為其親歷,涉及國家和地區達220余個,對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和海道諸國歷史、地理有重要參考價值,引起世界重視。1867年以后,西方許多學者研究該書,并將其譯成多種文字流傳,公認其對世界歷史、地理的偉大貢獻。
經歷
   元代著名航海家汪大淵,字煥章,江西南昌人,西文學者稱他為“東方的馬可·波羅”。
   汪大淵生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從小聰明好學,深得父母鐘愛,望其長大成才,故取《論語》中“煥章”。汪大淵果然不負所望,成為舉世聞名的航海家。
   他先游歷一當時中國南方最大的商港,也是世界最大商港之一的泉州?吹礁鞣N膚色和操各種語言的人們,摩肩接踵;看到琳瑯滿目的中西廳貸,堆積如山;港灣里停泊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各樣的大小般只,特別是那些中外商人、水手所講的外國風情,是那 樣的生動、有趣,這些都深深地打動了汪大淵的好廳心,后來促成了他兩度遠洋航行的壯舉。
   元文宗到順元年(1330年),年僅二十歲的汪大淵搭泉州遠洋商船,從泉州港出海了,一直到元統二年(1334年)夏秋間才返回泉州。這次航行從泉州經海南島、占城、馬六甲、爪哇、蘇門答臘、緬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再橫渡地中海到西北非洲的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紅海到索馬里,折向南直到莫桑比克,再橫渡印度洋回到斯里蘭卡、蘇門答臘、爪哇,再到澳洲,從澳洲到加里曼丹島,又經菲律賓群島,最后返回泉州。元惠宗至元三年(1337 年),汪大淵第二次從泉州出航,游歷南洋群島,印度洋西面的阿拉伯海、波斯灣、紅海、地中海、莫桑比克海峽及澳洲各地,兩年后才返回泉州。
   汪大淵遠航回國后,便著手編寫《島夷志》,把兩次航海所察看到的各國社會經濟、奇風異俗記錄成章,作為資料保存下來。當時泉州路正在修郡志,泉州地方長官(稱達魯花赤)與主修郡志的人見此書在為贊賞,即將《島夷志》收入《泉州路清源志》中,作為附錄。后來汪大淵回到久別的故鄉南昌,將《島夷志》節錄成《島夷志略》,在南昌印行。這本書才得以廣為流傳。但《島夷志》一書卻在元末兵亂中大部分散失,明朝后終于失傳。
   汪大淵著《島夷志》的態度是很嚴肅的,曾說書中所記“皆身所游焉,耳目所親見,傳說之事則不載焉”。為它作序的泉地方官、著名文人張翥說: “汪君煥章當冠年(即二十歲),嘗兩附舶東西洋,所過輒采錄其山川、風土、物產之詭異,居室、飲食、衣服之好尚,與夫貿易()用之所宜,非親見不書,慢信乎其可征也。”另一作序者,泉州方志主修吳鑒說:“其目所及,皆為書以記之。以君傳者其言必來信,故附《清源續志》(即《泉州路清源志》)之后!焙髞砻鞒罉纺觊g,隨鄭和七下西洋的馬歡說:“隨其(鄭和)所至,……歷涉諸邦,……目擊而身履之,然后知《島夷志》所著者不誣!笨梢娫摃膬热菔钦鎸嵖煽康。

   節略后的《島夷志略》還涉及亞、非、澳各洲的國家與地區達二百二十多個,詳細記載了他們的風土人情、物產、貿易,是不可多得的寶貴歷史資料。書中記載了臺灣、澎湖是我國的神圣領土,當時臺灣屬澎湖、澎湖屬泉州晉江縣,鹽課、稅收歸晉江縣。書中多處記載了華僑在海外的情況,例如泉州吳宅商人居住于古里地悶(今帝汶島);元朝出征爪哇部隊有一部分官兵仍留在勾欄山(今格蘭島);在沙里八丹(今印度東岸的訥加帕塔姆),有中國人在1267年建的中國式磚塔,上刻漢字“咸淳三年八月華工”;真臘國(今柬埔寨)有唐人;()泥(今加里曼丹島上坤甸)“尤敬愛唐人”;而龍牙門(今新加坡)“男女兼中國人居之”;甚至馬魯澗(今伊朗西北部的馬臘格)的酋長,是中國臨漳人,姓陳,等等。
   《島夷志略》記載澳洲的見聞有兩節:一、麻那里;二、羅娑斯。當時中國稱澳洲為羅娑斯,把達爾文港一帶稱為麻那里(marani),泉州商人、水手認為澳洲是地球最末之島,稱之為“絕島”。汪大淵記載當時澳洲人的情況:有的“男女異形,不織不衣,以鳥羽掩身,食無煙火,惟有茹毛飲血,巢居穴處而已!庇械摹按┪迳嫸躺,以朋加刺布為獨幅裙系之。”還記載有一種灰毛、紅嘴、紅腿、會跳舞、身高六尺的澳洲鶴,“聞人拍掌,則聳翼而舞,其儀容可觀,亦異物也”。他稱之為“仙鶴”。又稱澳洲一種特有的紅得象火焰一樣的樹為“石楠樹”。
   汪大淵還記載了澳洲北部某地“周圍皆水”,即指今天澳洲達爾文港以東一大片沼澤地。所記“有()如山立”,即指澳洲西北高峻的海岸附著很多牡蠣。還記載有澳洲北部海岸的安亨半島和高達八百米的基培利臺地,“奇峰磊磊,如天馬奔馳,形勢臨海!边@些都是真實無誤的!秿u夷志略》在歷史地理的研究上有重要史料價值,因此很早就引起世界的重視。自1867年以來,西方學者中有十人研究該書,并將該書翻譯成文字。在《島夷志略》中有兩節詳細記載了澳洲的風土、物產,應該是見著于世的關于澳洲最早的文字記載?墒俏鞣綄W者,卻不敢承認汪大淵到過澳洲,因為在汪大淵到澳洲后近二百年,歐洲人才知道世界上有這一大陸。
   《島夷志略》可以說是上承宋代周去非的《嶺外代答》、趙汝適的《諸蕃志》,下接明朝馬歡的《瀛涯勝覽》、費信的《星搓勝覽》等的重要歷史地理著作,而其重要性又遠遠超過這些宋、明的著作!端膸烊珪偰俊氛f:“諸史(指二十四史)外國列傳秉筆之人,皆未嘗身歷其地,即趙汝適《諸蕃志》之類,亦多得于市舶之口傳。大淵此書,則皆親歷而手記之,究非空談無征者比。”汪大淵兩下西洋,游蹤的廣遠,著述的精深,直到清代中葉以前,還是名列前茅的。
   汪大淵曾說:“所過之地,竊常賦詩以記其山川、土俗、風景、物產!薄秿u夷志略》中大佛山條載:他們的般到大佛山(今斯里蘭卡)附近,采集到珍貴的奇異珊瑚,汪氏很興奮,“次日作古體詩百韻,以記其實!被氐焦枢l后,豫章邵庵虞先生見而賦詩,迨今留于君子堂以傳玩焉!鄙垅钟菹壬燃串敃r著名文人虞集,他的書齋名邵庵,因號曰邵庵先生。詩人虞集也為汪詩所動,并賦詩唱和,可見汪大淵詩詞的高超?上舸鬁Y除《島夷志略》外,未見有其他著作傳世。汪大淵的晚年生活也無記載可尋。但是他對世界歷史地理的偉大貢獻,是早為中外學者一致公認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43285.html

相關閱讀:蒙哥征宋
歷史上真實的丘處機:收到成吉思汗信即萬里朝見
蒙古人曾經在十三世紀橫掃世界為何會迅速滅亡?
篤哇
元太宗窩闊臺簡介,窩闊臺是怎么死的?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