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從所住的小城婁底去新化辦事。8點,籌備從漣鋼上車,不巧發車時光提前了半個小時,車已走了。只好跑到市區汽車站,但9點發往新化的車已坐得滿滿的。只好到街上等10點去新化的車。然而,等來等去,已10點半了,去新化的車仍然不見蹤跡,一問才知,車子已改道,去新化的車不再經由市核心。
心里心神不寧,既煩又悶,原約好12點在新化會面友人,可我人還在200里之外的婁底。
看我東張西望,迫切搭車的樣子,一位去漣源的車主勸我:“你何不分段搭車?是的,何不分段搭車,讓本人的欲望分段實現呢?”
在去漣源的車上,感觸頗多。一桿子插到底,想一了百了,一下子實現自己的愿望,是普通人的通病,不少人吃了大虧。有一年青人,好強氣盛,大專畢業時,下定信心,非考一所名牌大學的研究生不可,然而,他自身只有大專文明,而且英語基礎不好,考了三年,都沒能勝利。一位僅中專畢業,在云南大學讀研究生的高中同窗以他自己的親自閱歷勸他說,你把想實現的目的離開,先讀自考本科,再考一所一般大學的研討生,基本扎實了再去讀名牌大學的博士可能事實一些。
咱們每個人或大或小都有欲望,當外在的跟本身的條件不那么齊備時,假如你欲望的“饅頭”很大,就把它切開,讓它變得小些,再小些。那樣,形容的成語,即便前提同樣不是很好,由于欲望已經變得很小,輕易得到滿意,反倒更容易成功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111391.html
相關閱讀:總得抓住點什么
有關于生命的哲理小故事
成功人士的減法人生
動機的寓言:孩子在為誰而玩
勵志搞笑話劇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