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眼拙的娘親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感恩勵志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眼拙的娘親,認不得自己的兒女,還真有的事。

文友羅竹芳是個才女,她寫的《舌尖上的合陽》百余篇系列文章把家鄉的美食寫的惟妙惟肖傳的沸沸揚揚。娘家的老媽思女心切,忍不住來城看望她那已經四十多歲的寶貝女兒,閑聊中,老媽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問她說:竹芳,乃晚上我在屋里看電視,合陽新聞中放了一個女娃的幾張照片,訝咋恁像你的呀?

是嗎,怎么您老也看了?

看咧,看咧,和你一模一樣,簡直像得很么,我還趴到電視跟前看了,下巴那顆黑胭子都是一個位置,這人老了耳朵不好使,廣播員說啥我也沒聽清,可我尋思了半天,覺得不可能是你,這樣的好事咋能輪到我娃呢,你又沒官、沒權的上什么電視呢。

媽!不會吧,您連娃都認不得?那本來就是我呀,去年文化局給了個獎,上電視宣傳呢。

真滴?老媽把心中的疑惑結了,于是滿眼的喜悅,但嘴里卻又愛戀地怪怨了幾句:你上鏡頭,咋都不給我說一聲呢,你也讓媽好好高興高興,倒是害得我那晚都沒能睡好覺,腦子里估摸咧一晚上,這誰家的娃咋和我娃一模一樣的眉眼呢?

女兒上電視,當媽的肯定更高興,此刻,嘆息著自己的老花眼唉!看來真是老咧,天下哪有認不得娃的媽。

聽了文友羅竹芳的訴說,我想起了過去在初中一位語文老師說她母親的故事。

我的語文老師姓王,他說,上世紀的一九六零年時他剛十一歲,那也是新中國成立最困難的低標準時期,人人吃不飽,家家無余糧。

一天,王老師的母親蒸饃饃時特意揪了一塊掌心大的發酵面,思量著給正長身體卻又缺少營養的兒子烙塊??饃吃。

搟出來僅僅一個碗口般的大小,一根手指的薄厚,她揉進了幾種調料,一捏鹽,花椒面兒,再墊些干花椒葉、幾顆小茴香,為了提味她頗有心計的把一根蔥僅切下蔥白的一小段,切成細沫沫夾在面中間,再用油刷子在墊好的饃饃皮上奢侈地刷了幾刷、抹了幾抹才準備入鍋。

灶房黑鐵鍋前,他母親足用了半響時間,幾把柴禾,文文火慢慢烙,翻了幾番,蓋上鍋再捂了幾捂,趕天黑時,把一個香津津包含著他母親濃濃愛意的??饃終于出鍋了。

香噴噴的??饃出鍋后母親都沒舍得咬一口,僅僅挨著鼻子聞了聞,于是滿心歡喜地揣在衣角下,到巷道里找和朋友一起嬉鬧的他去。

天已經黑了,那時候的農村連電都還沒通上,更不要說什么路燈了,一群孩子在巷道里嬉鬧著,十幾個娃及不安分嘰嘰喳喳地混在一起,她根本也望不清哪個是她兒子,看不清臉就認娃的衣服,于是,人群中扯出個穿著黑土布個頭相同的小伙子,迅速把烙好的??塞到他手中,搖著手示意別出聲,趁其他娃娃們沒注意趕快吃:我娃,快吃,快吃,不叫其他娃看到咧王老師回憶說,那個年代,野菜都沒得吃了,更別說這樣奢侈的一塊??饃了,誰能多吃一口糧也是關上大門悄悄地,根本就不敢在人前顯擺著。

晚上,無話。

第二天天剛亮,鄰居嬸子火急火燎地推門進來,那可是相當地熱火,一進大門就喊嫂子長、嫂子短,不僅夸嫂子的善行,還預言著嫂子的福報,王老師的母親傻眼了,滿腹疑惑,這太陽還不是從村東頭大澇池的那個方向升起來的呀!這妹子咋都是恁討好的話呀,便問:大妹子,啥事些,一大早你凈給嫂子說些敬菩薩爺的好聽話,有啥事你說吧?

鄰人開腔了:好我的老嫂子哩,你說說,叫你妹子我該咋樣謝你呀?我娃昨晚帶回半塊??饃,說是你給他的,哎呀!你也愛我的娃娃呀,難得你如此有心,饃饃烙得香津津的,我嘗了一口,呀!那可是香滴呀、香滴呀!好我的嫂子呢,家家都缺糧,人人餓得心慌呢,你竟有菩薩心,叫我娃吃了你家的饃饃,妹子我,我能不感動嗎

王老師的母親傻眼了,張著嘴巴半天說不出個啥啥,送走了不斷要許愿要報答的鄰居妹子,他母親的肚子里卻鬧心地翻騰著,躲進小屋,哇地一聲還沒哭出,兩只手便捂在嘴上,只怕那滿腹委屈的聲音傳到窗外邊,卻讓一雙滿眶的熱淚掛在臉上嘩嘩地肆意流淌著。

唉!這天下還真有認不得兒子的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1237457.html

相關閱讀:感恩勵志文章:時光請別傷害她
感恩節的來歷
那些匆匆流逝的親情
為什么我們總是有太多的遺憾?
母愛,最深刻的愛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