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激動中國人物周月華、艾起事跡
【獲獎手刺】
周月華、艾起:幽香傳得天心在
【頒獎詞】
她背起藥箱,他再背起她。他心里裝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還裝著全部村落。一條路,兩個人,二十年。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華皎潔,愛正漫漫的升起。
李小林:無論是純潔的,仍是忘我的貢獻,他們都讓咱們淚盈于睫。
陸小華:看了周月華的行醫路,誰還好心思再說行路難。古人說,醫者仁心。她這醫生小而仁心大。丈夫背上的女村醫,一對一般中國夫婦,合拼成了大寫的人。
【業績】
《周月華、艾起:殘疾城市醫生夫婦》
周月華,女,43歲,重慶市北碚區柳蔭鎮西河村農村醫生,艾起是她的丈夫。
周月華誕生后8個月被診斷為先本性小兒麻木癥,左腿殘疾,這一切并沒有摧垮她生涯的意志。憑著自己的執著,周月華實現了中學學業并從衛校畢業。
在找工作的進程中,周月華因身材殘疾而到處碰壁。后來,看到鄉親們每次都要步行幾個小時才干到鎮上病院看病,她就動了行醫的心理。
周月華將平時省吃儉用下來的200元加上家中僅有的600元儲蓄作為開診所的啟動資金,又把家里堂屋修整了出來做場地,藥品洽購則靠兩個弟弟用小竹筐一筐筐往回背,1990年11月,周月華的“柳蔭鎮西河村衛生室”終于正式掛牌營業了。
“我喜歡我的工作,愛好我現在所做的所有。”周月華說道,“住在偏僻處所,農夫看病要走上好多少小時。所以我當初做多一點,讓鄉親們少跑一點,少花一點,本人會覺得很開心。”
最開端行醫時,周月華右肩挎的是藥箱,左肩杵著拐杖在山間艱巨行走,這種行醫方法直到她碰到了人生中的第二條左腿——她的丈夫,艾起。
周月華和艾起結婚之后,無論上山涉水,刮風下雨,只有有出診,艾起便會攬起周月華的手,用廣闊的后背將她背到病人家里。“背你一輩子,我無怨無悔!”這個男人用20年的舉動,默默支撐著妻子的事業。
二十多年來,她硬是靠著拐杖跟丈夫的后背,“爬”遍了方圓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嶺,為轄區近5000村民帶去了醫療服務。
“不他,勵志電影,這么多年,我做不到的。”周月華說道,“他是我這輩子的第二條左腿。”“我背著她走了18年。我說過要背她一輩子,就要實現這個諾言,永遠都不廢棄。”周月華的丈夫艾起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132579.html
相關閱讀:那些匆匆流逝的親情
感恩勵志文章:時光請別傷害她
為什么我們總是有太多的遺憾?
母愛,最深刻的愛
感恩節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