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老師的建議下,看了看《感動中國》卻是是被感動了原來的時候老師讓寫觀后感,我都是應付差事而已,但這次我經過思考后還是寫這么一篇日志。個人感覺這個節目辦的還是很有意義的,央視還不愧為一個大的電視臺,做出的東西還是深刻感人的,而且個人發現真是滴水不漏啊,少數民族同志、臺灣同胞紛紛上榜啊!不過個不重要,節目真正的意義也正是感動中國吧。把這些事跡僅僅限制在作文素材中也真的是太太太狹隘了,這些人和事都不是一些材料可以說完的,節目的真正目的不是讓我們考生淺顯的引用而已,而是要引發我們的思考,使各界人們都受到感動與啟發,讓我們思考我們該如何做。
雖然每年只有十個人,但是經過今年的認真觀看,個人感覺在發人深省方面也可謂是滴水不漏,講述的是個人的或群體的感人故事,但是真正的用意是要警醒、告誡、示范給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們。從退休干部楊善洲到那位剛正不阿的公安部副部長劉金國,告誡的是那些官員,給廣大身在官位的共產黨人做示范,什么叫人民公仆。而一個個關心教育的那幾位獲獎人,且一白方禮老人最讓我感動。
吳孟超則是告誡全國無數身為醫者要做真正的白衣天使!孟佩杰的故事告訴我們什么事真正的孝道!劉偉的事跡激勵這殘疾人身殘志堅的活下去,這樣會讓自己更精彩!最美媽媽吳菊萍為我們樹立的一座見義勇為的豐碑,希望我們人人在遇到需要見義勇為是要抱有的信念我們相信我們的選擇是對的,我們拒絕袖手旁觀!這一個一個的故事看似隨意編排,確實是對現在社會很多讓我們不齒的行為最好批駁,每個人的世紀都是對社會丑惡的痛斥,在袖手旁觀、貪污腐敗、道德淪喪中,我們看到了丑惡的國人,在我們的質疑、唾罵、反抗中,仍然有這樣那樣的丑惡發生,但感動中國的人物卻是給我們刮來一陣清風,讓我們沐浴在美德之中。雖然精神上的觸動沒有什么強制力,但是在這些感人事跡下,怎能不激勵我們勇敢的奉獻自己呢?
我覺得這兩個小時是很有意義的,使我的精神得到鼓舞,為自己找到許多道德的模范,人生的標桿,他們的事跡都是普通的,勵志名言積微小成偉大的事業。我們都在細小處體會到偉大的人格,草根情結應該是我們共同所珍藏的,小人物的力量雖然微小,但是給全社會帶來的一種示范卻是影響深遠的!我再此向十年以來的每一位獲獎者致敬,向無數和他們一樣但卻不為我們所知道的人們致敬!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1240129.html
相關閱讀:那些匆匆流逝的親情
母愛,最深刻的愛
為什么我們總是有太多的遺憾?
感恩勵志文章:時光請別傷害她
感恩節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