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母親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感恩勵志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母親的一身既平凡,但似乎又很不一般。母親于一九三五年出生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不識字,解放后讀過幾天書,但確切地說,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認,外公是一位典型的農村大男子主義,在我的記憶中,外公很少笑過,就連農活都很少做。

在家里,除外公外婆,大姨很早就出嫁了,八歲的母親就占用了老大的位置,之后就被嚴厲的外公逼著學干農活,導致四十歲后雙手不能伸直,家里的農活基本上由外婆和母親負責。在我的印象中母親每天總是忙忙碌碌,為了兒女們的吃飯、穿衣、讀書,天不亮就起床煮飯。

待我們上學后,家庭的重擔、地里的農活都會壓在她一個人的肩上,但母親從無一句怨言,無怨無悔的為我們付出。母親從小就練就了一雙足以支撐一個家庭的手,就因這雙神奇的手,撐起一個即將倒塌的家,正因母親這雙神奇而長滿老繭的手,在最困難的時期把我們姐弟三人拉扯長大,正因這雙神奇的手,送走了歲月的風塵,帶來了家庭的幸福。

五十年代中期,母親同父親結婚后都一直在外公家居住,直到幾年后才修房另居。母親從十八歲起就擔任本村紅花群當時的文藝宣傳隊的大姐就是負責人兼大隊婦聯主任,從我有記憶以來,母親幾乎每年都要到縣、區開會并會帶回花花綠綠的獎狀。

每到縣、區召開會議的時候,母親總要帶著年幼的我去改善生活洗洗腸子。母親吃過不識字的苦,以致后來對我讀書非常嚴厲,但也鬧過笑話,買香煙哄我讀書,現在想來,真為母親當時的舉動愧疚心疼得無地自容。

七十年代,父親去世時我剛滿周歲,母親憑著一部二手縫紉機,送我念完高中,成為全村第一名高中生。八十年代初期,我受聘于本縣文化部門,成為本鄉的一名文化專職干部,母親由于年事高才離職回家。

記憶中,母親的人事關系很好,上至縣、區、鄉干部,下至平頭百姓,對母親都非常尊敬。母親有一手絕活接生,無論姓張姓李,認不認識,從不推諉,且全不收費,那時的會議比較多,有時母親在大隊開會,就會被人從會場請走接生。

凌晨才會被人家打著火把或馬燈很友愛的送到家里那時沒有電筒,怕耽誤第二天的勞動,經母親接生的孩子可說成百上千,就連她自己已記不清楚,直到這些孩子長大給她拜年或祝壽說起時,她才慢慢地回憶說有這回事,好像那天是下雨下雪什么的。

記憶中,都會有一些陌生人來給母親送禮,但都是雞蛋、面條、香菇等農副產品,所以,母親的人緣很不錯,常常被遠親近鄰請去做客,由于母親勤勞善良,換來了鄉親們的信任和尊敬。

如今,母親已年屆八十,滿頭黑發已悄悄變白,面龐日益蒼老。大姐二姐均已兒孫滿堂,我也在城關修建了一棟不錯的住房,幾次接母親同住都遭到拒絕,母親的理由很簡單,城里空氣不好、樓層高不能接地氣,親情比享樂更為寶貴。

今年的母親節恰好與母親的生日同是一天,連遠嫁外省的二姐也風塵仆仆地趕回來給母親祝壽,這一天母親非常高興,爬滿皺紋的臉上不時出現燦爛的笑容,其實母親并不需要我們給予她更多的物質條件,是平平淡淡的生活,是相伴一身的盈盈笑語,是漂泊天涯的縷縷請思,是為了兒女寧愿犧牲自己的一切是我們天下兒女最美麗的珍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1292626.html

相關閱讀:為什么我們總是有太多的遺憾?
母愛,最深刻的愛
感恩勵志文章:時光請別傷害她
那些匆匆流逝的親情
感恩節的來歷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