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激動中國十大人物業績
卓琳——平常至偉
原中心軍委辦公廳參謀、鄧小平同志夫人卓琳。1937年,卓琳離開北平,轉到延安。1939年意識鄧小平并與鄧小平結為連理。為著支撐抗日,鼓勵士氣,卓琳追隨鄧小平不避炮火連天。從太行山到大別山,從抗日戰役到解放戰斗,鄧小平帶領部隊每解放一個處所,卓琳隨后就帶著孩子們也趕到那里。
卓琳在解放后,鄧小平成為黨和國家重要引導人之后,仍然大名鼎鼎甘當無名好漢,遵守著黨的準則,有著共產黨人不可搖動的信奉;在十年文革騷亂中,卓琳陪同鄧小平在江西渡過放逐生活, 1997年鄧小平去世后,她依然以堅強精神,赴港見證香港回歸。在汶川大地震產生后,她斷然把個人的積蓄10萬元全部捐給汶川大地震災區國民。
宋文驄——壯志凌云
宋文驄(1930.3.26-),飛機總體設計專家,殲10飛機總設計師。寄籍云南省大理。
1960年畢業于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F任中國航空產業第一團體公司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首席專家、型號總設計師、天然迷信研討員。世紀60年代初,宋文驄就和同道們一道開創了我國飛機設計第一個氣動布局專業組并擔負組長,開始了對飛機新式氣動布局的深刻研究。80年代中后期,( )上級發文提出要研制一種合適我國空軍2000年當前作戰環境的殲擊機,并列為國度重大專項,代號為“十號工程&rdquo,創業;。56歲的宋文驄,被國防科工委正式任命為殲-10飛機總設計師。
今年,殲-10在閱兵中大顯神通,讓世界注視。這是我國自行研制,具備當今世界進步程度的新一代、高機能、全天候戰役機。跟著殲-10 飛機的研制訂型和設備軍隊,我國構成了一整套存在自主常識產權的第三代戰斗機設計技巧。
2014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破60周年盛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辦,上午11時11分,由空軍151架飛機組成的空中梯隊準時飛越廣場上空,由我國自行研制,有著自主知識產權的"殲-10"戰斗機編隊驚艷亮相,成為萬眾注目標焦點。
阿里帕·阿力馬洪——最真
1963年,阿尼帕已經是6個孩子的,丈夫阿比包在縣公安局工作,10口之家的生活全靠著丈夫每月45元的工資支撐著。生活拮據但日子過得卻其樂融融?墒蔷驮谶@年冬天,和阿尼帕一墻之隔的哈薩克街坊亞合甫夫婦可憐相繼逝世,撇下了3個不滿十歲的孩子。
阿尼帕看到這三個失去父母的孩子非?蓱z,就把他們接回了本人的家。今年已經53歲的托乎提是阿尼帕老媽媽最初收養的三兄弟之一,那時他只有8歲,回憶起當年阿尼帕媽媽收養他們的情景,至今仍歷歷在目。之后的十年間,阿尼帕又先后收養了回族孤兒王淑珍,王作林兄妹4人,漢族孤兒金海、金花和金雪蓮,這時,她跟丈夫撫育的孩子增添到了19個。
為了保障全家20多口人的一日三餐,阿尼帕專門買了一口直徑1米2的大鐵鍋,她簡直把家里的全部收入都換成了食品,春天食糧不夠吃,她就去地里挖野菜,秋天還要出去撿麥子、收土豆。只管如斯,生活依然顧此失彼。為了多賺些錢為孩子們交膏火做衣服,丈夫阿比包放工后就去為工地打土塊,而阿尼帕也在縣食物廠找到了一份洗羊肚和羊腸的工作。
阿尼帕夫婦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孩子們能吃飽,還要讓孩子們有學上。家里用不起電燈,阿尼帕就用破棉絮搓成條,做成小油燈,19個孩子們就在這一盞盞跳動的燈光下讀書學習,上完了小上學、中學。孩子們沒有一個因為家里貧困而輟學。恰是由于阿尼帕對這個特別大家庭付出的艱苦,讓兄弟姐妹們早早就懂得了愛護,理解了彼此關愛。阿尼帕的19個孩子在她千辛萬苦的照顧下匆匆長大,每到逢年過節,是阿尼帕老媽媽最快活的時候。因為這時,全家老小都能聚到一起。
張正祥——勇者無敵
26年來事必躬親捍衛滇池,用就義全部家庭的慘重代價,換來了滇池做作維護區內33個大、中型開礦、采石場和所有采砂、取土點的成功封停。
他只是一個農夫,妻子因不堪家庭的落魄的分開,小兒子因被屢次恫嚇而精力決裂,自己因被人報復而導致殘疾,被威嚇與被打成了粗茶淡飯。但他著。保持繞滇池一千多圈,他被別人叫成瘋子,他卻說:“那些人才瘋了,滇池養育我,瘋子才不認爹媽,只認錢。”樸素的話透出純粹而執著的靈魂!
李靈——心靈放歌
為關注留守兒童,李靈2002年師范畢業后,在故鄉周口淮陽許灣鄉開辦愿望小學,任校長兼思維品格老師,目前已有7個班300多名學生。因為所有學生全部免費,學校無力為學生購買教輔讀物和課外書籍,而且7年來,李靈為建學校已欠下8萬元外債,期間暑,李靈向爸爸要了200元只身來到鄭州,買了一輛破舊三輪車,開始收購舊教輔和兒童讀物。
陳玉蓉——母愛齊天
今年55歲的陳玉蓉,是湖北武漢一位平凡的母親,她的兒子葉海濱13歲那年被確診為一種先本性疾病——肝豆狀核病變,這種肝病無奈治療,終極可能導致逝世亡。前未幾,葉海濱的病情惡化住進醫院,生命朝不保夕。為了搶救兒子的性命,陳玉蓉懇求醫生手術將自己的肝移植給兒子。
然而,就在手術前慣例檢查中,葉海斌被查出丙肝,必需全體切除,須要母親熱1/2甚至更多的肝臟給兒子。可是,母親患有重度脂肪肝,1/2的肝臟不足以支持其本身的代謝。無奈,捐肝救子的手術被撤消。
陳玉蓉從醫院出院后,當天晚上就開端了自己的減肥規劃——天天走十公里。在隨后的7個多月里,她每餐只吃半個拳頭大的飯團,有時夾塊肉送到嘴邊,又塞回碗里去。
陳玉蓉說自己有時太餓了,把持不住吃兩塊餅干,吃完了就會很自責。7個多月來,她的鞋子走破了四雙,腳上的老繭長了就刮,刮了又長,而幾條褲子的腰圍緊了又緊。
當她再次去醫院檢討時,奇觀呈現了。脂肪肝細胞所占小于1%,脂肪肝沒有了。就連醫生都感慨:從醫多少十年,還沒有見過一個病人能在短短7個月內打消脂肪肝,更何況仍是重度。醫生說“不動搖的和不凡的毅力,確定做不到!”2014年11月3日這對母子在武漢同濟病院順利地進行了肝臟移植手術。
朱邦月——一家之主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煤礦71歲的退休工人,40多年前迎娶朋友的遺孀,并將友人的兩個兒子養大;20多年前因骨折病退,照料同時因患有“進行性肌養分不良癥”、生涯不能自理的妻兒三人。
沈浩——踐行信心
2014年病逝。沈浩是安徽省財政廳派駐小崗村的遴派干部,其任職期間小崗村有諸多發展。在2006年底沈浩任職三年屆滿行將離開時,村民們派了十個代表,按下手印到安徽省組織部、財政廳請求沈浩留在小崗村,再率領他們干三年。2014年11月6日,小崗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沈浩在小崗村常設租住的屋子內去世,年僅46歲! 沈浩的事跡,活潑詮釋了一名新時代黨員的高尚境界,他那種對黨虔誠、二心為民的堅定信念,( )愛崗敬業、恪瀆職守的崇高情操,不辭辛苦、樂于貢獻的無私交懷,艱苦樸實、節約節儉的精良風格,為人正直、忠誠誠實的高貴品德,永遠值得學習,決議在全省財政體系深入發展向沈浩學習運動。
翟墨——云帆桑田
007年1月6日至2014年8月16日,翟墨從中國日照啟航,經過兩年半的時光,沿黃海、東海、南海出境,過雅加達、經塞舌爾、南非好望角、巴拿馬,穿越莫桑比克海峽、加勒比海等海疆,橫跨印度洋、南大西洋、太平洋,經過了亞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的15個國家、地域和島嶼,航行二萬八千三百海里,完成了中國首次無能源帆船環球航海。翟墨賣掉了自己珍重的作品,從朋友手里買來了一艘二手帆船開始了訓練。手掌船舵毫不像手握畫筆那么輕易,在茫茫大海中,他第一次知道了膽怯。
艱難的海上練習,翟墨逐步控制了遠航技能,他試著實現了在中國海疆環行的打算。在準備環球航海的五年里,他始終沒有忘卻本國航海家對他一直搖頭的表情,環航世界的信念在翟墨心里一天比一天堅決。動身前,他想到了為自己買一份保險,以防不策,受益人是他的母親。他曉得媽媽最大的欲望就是盼望自己的兒子平穩,能在有生之年抱上個孫子。翟墨說:“能在極其惡劣的氣象下,你能生存下來,這就是一種美。”
薩布利亞·坦貝肯——光亮心生
薩布利亞·坦貝肯,1970年誕生于德國,12歲時雙目失明。“盲文無國界”組織的開創人。在波恩大學求學期間,她發現藏文還沒有盲文,便鑒戒其余語種盲文的開發教訓,在世界上第一個開發出藏盲文。1997年,薩布利亞到西藏旅行。她騎馬穿梭西藏各地,發現盲童少有接受教育的機遇,萌發了創辦西藏盲童學校的主意。2000年11月,薩布利亞與西藏殘聯配合樹立的盲人痊愈及職業培訓核心正式運作。到目前為止,先后有96名盲童在這里接收了日常生活技巧培訓和藏、漢、英三種語言的盲文基本教育,以及推拿、電腦、手工編織、做奶酪、美術等職業技能培訓。個別經由兩年的專門培訓,這些孩子都能夠進入常規學校學習。一些盲童轉入常規學校后,成就十分優良。她為西藏盲人的教導和康復事業做出了宏大奉獻,取得2006年度中國政府頒發的“友情獎”。
特殊獎——長江大學見義勇為大學生群體
何東旭、陳及時、方招等勇救落水兒童的長江大學大學生群體榮獲特別獎。
事跡:2014年10月24日,長江大學文理學院的40多名同學結伴出游,來到湖北荊州市寶塔河江段的江堤上野炊。下戰書2時左右,一些同學在長江邊游玩時,忽然發明兩個小男孩在江中掙扎。同學們敏捷沖了從前,先救起了一個男孩。但是在救另一個男孩時并不順利。危急時刻,站在沙灘上的十多名同學趕快手拉手組成人梯下水打救,另一名少年也獲救。然而,因為水情龐雜,加上學生們膂力不支,最終搭起的人梯被沖毀了,良多學生落入江中。岸邊的同窗們大聲呼救。鄰近的冬泳隊隊員聽見趕來,接踵從水中救起6名大學生。而陳及時、何東旭、方招3人卻因救人后體力不支消散在湍急的江水中,獻出了年僅19歲的可貴生命。
站長推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145264.html
相關閱讀:感恩勵志文章:時光請別傷害她
為什么我們總是有太多的遺憾?
母愛,最深刻的愛
感恩節的來歷
那些匆匆流逝的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