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梁刺股】
注音 ㄒㄩㄢ? ㄌㄧㄤ? ㄘ? ㄍㄨˇ
解釋 比喻人發憤盡力學習.
楚國人孫敬好學,將頭發用繩索綁在屋梁上以避免打打盹兒.后比喻奮發求學.
戰國時蘇秦讀書想打打盹時,就用錐子刺腿.后比喻發憤求學.
※窮人家白天工作,只能晚上讀書,卻看不到……
【鑿壁偷光】
注音 ㄗㄨㄛ? ㄅㄧ? ㄊㄡ ㄍㄨㄤ
解釋 本指漢代匡衡鑿穿墻壁,藉由鄰家燭光照讀的故事.
后比喻刻苦勤學.
或作「穿壁引光」,「鑿壁透光」.
【囊螢】
注音 ㄋㄤ? ㄧㄥ?
解釋 晉代車胤家貧,無力購置燈油,於是在囊袋中放入螢火蟲,借著螢火所發出的亮光讀書.
后用來形容在艱困的環境中,勤奮讀書.
亦作「聚螢」,「車胤囊螢」.集螢,照螢,螢窗.
亦作「囊螢積雪」,「積雪囊螢」,「映雪」,「聚螢積雪」,「聚螢映雪」,「映雪」.
【映雪讀書】
注音 ㄧㄥ? ㄒㄩㄝˇ ㄉㄨ? ㄕㄨ
解釋 晉時孫康家貧,夜晚利用雪光照明讀書.
形容在困苦的環境中勤奮讀書.
亦作「雪案」.
【映月讀書】
注音 ㄧㄥ? ㄩㄝ? ㄉㄨ? ㄕㄨ
解釋 南齊江泌晚上藉著月光讀書的故事.
后形容勤奮苦讀.
※借了這?多光,讀到天亮也不為過.
【焚膏繼晷】
注音 ㄈㄣ? ㄍㄠ ㄐㄧ? ㄍㄨㄟˇ
解釋 膏,油脂,指燈燭.晷,日影,日光.焚膏繼晷指焚燒燈燭始終到白天日光呈現.
形容廢寢忘食地勤讀不怠.
◎相反詞【玩歲?日】ㄨㄢ? ㄙㄨㄟ? ㄎㄞ? ㄖ?
:貪圖安適,虛度時間.
※歐陽修作文常在立刻,枕上,廁上.
應用時光讀書,也有牛背上與馬背上.
【牛角掛書】
注音 ㄋㄧㄡ? ㄐㄧㄠˇ ㄍㄨㄚ? ㄕㄨ
說明 唐李密清貧,乘牛掛書於角上,邊行邊讀書.
比喻勤懇讀書.
【手不釋卷】
注音 ㄕㄡˇ ㄅㄨ? ㄕ? ㄐㄩㄢ?
解釋 手中老是拿著書卷.比喻勤奮好學.
三國曹丕:「雖在軍旅,愛不釋手.」
或作「手不輟卷」.
※白居易「手舌成瘡ㄔㄨㄤ,手肘生胝ㄓ」,
有人連堅韌的牛皮都讀「爛」了!
【韋編三絕】
注音 ㄨㄟ? ㄅㄧㄢ ㄙㄢ ㄐㄩㄝ?
解釋 韋,熟皮.舊時用以串聯竹簡成冊.
韋編三絕本指孔子勤讀易經,以致編聯竹簡的皮繩屢次脫斷.
后用來比喻讀書勤懇,耐勞治學.
亦作「三絕韋編」.
※總歸一句,用心是最主要的!
【目不窺園】
注音 ㄇㄨ? ㄅㄨ? ㄎㄨㄟ ㄩㄢ?
解釋 漢董仲舒長於年齡,景帝時為博士,一心一意治學,三年未曾窺視園菜一眼.
比喻治學刻苦潛心.
※孟子在「弈秋誨弈」的故事里說不專心的人:「二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ㄓㄨㄛ?而射之.」用心度不夠不僅不輕易成功,說不定還會被鄙棄呢!
【割席分坐】
注音 ㄍㄜ ㄒㄧ? ㄈㄣ ㄗㄨㄛ?
解釋 世說新語:「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看法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后用以比方跟友人斷交.
或作「割席」,「割席絕交」.
※意志動搖,想不勝利都難!
【鐵硯磨穿】
注音 ㄊㄧㄝˇ ㄧㄢ? ㄇㄛ? ㄔㄨㄢ
解釋 晉桑維翰初考進士時,勵志名言,主司惡其姓,認為桑,喪同音.有人勸他用別的方式求仕,維翰慨然,乃鑄鐵硯以示人曰:「硯弊則改而他仕.」最后仍是考長進士.
后比喻勤學苦讀,終有所成.
亦作「磨穿鐵硯」.
※有名文人的艱難學習過程……
◎范仲淹:
【斷?畫粥】
注音 ㄉㄨㄢ? ㄐㄧ ㄏㄨㄚ? ㄓㄡ
解釋 宋代名臣范仲淹少時家景清苦,在長白山僧舍讀書,天天以二升粟煮粥,過夜凝固后,以刀畫為四塊,遲早取食二塊,再切一些腌菜佐食.
后用以形容不畏艱苦,刻苦勤學.
◎歐陽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178334.html
相關閱讀:成功人士的減法人生
有關于生命的哲理小故事
勵志搞笑話劇劇本
動機的寓言:孩子在為誰而玩
總得抓住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