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眉州,古時謂之蜀郡。山川之秀,鐘于人物。宋朝有個博大名儒,姓蘇,名洵,字允明,別名老泉。生下兩個兒子,大蘇小蘇。大蘇名軾,字子瞻,別號東坡;小蘇名轍,字子由,別號穎濱。兩子都有“文經武緯之才,博學多才之學”,天下稱他兄弟,謂之二蘇。稱他父子,謂之三蘇。老蘇又生一女,名曰小妹,“其聰慧絕世無雙,端的聞一知二,問十答十”。因他父兄都是個大才子,朝談夕講,無非子史經書,目見耳聞,不少詩詞歌賦。
蘇東坡常與小妹相互嘲戲。東坡是一嘴胡子,小妹嘲云:
口角幾次無覓處,忽聞毛里有聲傳。
小妹額顱突出,東坡答嘲云:
未出庭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
小妹又嘲東坡下頦之長云:
去年一點相思淚,至今流不到腮邊。
東坡因小妹雙眼微摳,復答云:
多少回拭臉深難到,留卻汪汪兩道泉。
后來,小妹欲選文才最佳者方可與本人相配。因她才名播滿京城,慕名求婚者,成千上萬。凡求者均呈上文字,由小妹自閱。就中只有一卷,文字做得甚好?此砻鎸懹行彰凶銮赜^。小妹批四句云:
今日聰明秀才,他年風騷學士。惋惜二蘇同時,不然橫行一世。
老泉看了,已知女兒選中了此人。秦觀秀才字少游,他是揚州府高郵人。腹飽萬言,眼空一世。生平敬服的,只有蘇家兄弟,以下的都不在意。本日雖慕小妹之才,想看其模樣如何,但不肯露面。便趁小妹三月初一在岳廟燒香之時,裝扮個游方道人樣子容貌,想覷個分曉。這天天氣拂曉,少游與蘇小姐在殿左相遇,少游見小妹“雖不是妖嬈漂亮,卻也清雅幽閑,全無俗韻。”便想試其才調如何,少游打個問訊云:
小姐有福有壽,愿發慈善。
小妹應聲答云:
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少游又問訊云:
愿小姐身如藥樹,百病不生。
小妹邊走邊答:
隨道人口吐蓮花,半文無舍。
少游直跟到轎前,問:
小娘子一天歡樂,如何放手寶山?
小妹隨口答道:
風道人恁地貪癡,那得隨身金穴!
秦觀后來就擇了吉日,親往求親,老泉應允。到三月初三禮部大試,秦觀一舉成名,中了制科。便來到蘇府,是夜與小妹雙雙拜堂,成績了百年姻眷。
當夜,蘇小妹欲難新郎。少游在前廳筵宴停止,欲進洞房時,只見房門緊閉,成語造句。本來小妹囑咐丫鬟,在庭中小桌上排列文房四寶,三個封兒,三個盞兒:玉盞、銀盞、瓦盞。丫鬟轉告:“奉小姐之命,有三個標題在此,三試俱中式,方準進房。這三個紙封兒便是題目在內。”少游指三盞問道:“此是何意?”丫鬟道:“那玉盞是盛酒的,那銀盞是盛茶的,那瓦盞是盛寡水的。三試俱中,玉盞內美酒三杯,請進香房。兩試中了,一試不中,銀盞內清茶解渴,直待來宵再試。一試中了,兩試不中,瓦盞內呷口淡水,罰在外廂讀書三個月。”
丫鬟取第一個紙封拆開,少游看時,封著花箋一幅,寫詩四句道:
銅鐵投洪冶,
螻蟻上粉墻。
陰陽無二義,
天地我中心。
少游想道,我曾假扮做云游道人,在岳廟化緣,去看蘇小姐。此四句乃含著“化緣道人“四字。遂于月下取筆寫詩一首于題后云:
化工何意把春催?
緣到名園花自開。
道是春風原有主,
人人不敢上花臺。
句前一字亦合成“化緣道人”。
丫鬟將第一副答卷從窗隙中塞與小妹,小妹覽畢,微微而笑。少游又開第二封,也是花箋一幅,題詩四句:
強爺勝祖有施為,
鑿壁偷光夜讀書。
縫線路中常憶母,
老翁終日倚門閭。
少游見了,略不凝思,逐一注明。第一句是孫權,第二句是孔明,第三句是子思,第四句是太公望。
再拆開第三幅花箋,內出對云:
閉門推出窗前月。
少游看后想對得盡巧,若對得平凡了,不見本領。但左思右想,不得其對。將近三鼓,構思不就,更加慌迫。正好東坡前來探聽妹夫新聞。望見少游在庭中團團而步,口吟“閉門推出窗前月”七個字,右手做推窗之勢,便欲解危。見庭中有花缸一只,貯滿凈水,少游步了一回,偶爾倚缸看水。東坡望見,觸動靈機,就地下取小小磚片,投向缸中。激發水點撲在少游面上。水中天光月影,紛紜淆亂。少游當下曉悟,遂援筆對云:
投石沖開水底天。
丫鬟交了第三遍試卷,只聽呀的一聲,房門大開,一侍兒手捧銀壺,將美酒斟于玉盞之內,獻上新郎。少游此時意氣揚揚,連進三盞,便由丫鬟擁入香房。這一夜,才子佳人,好不稱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224236.html
相關閱讀:有關于生命的哲理小故事
成功人士的減法人生
勵志搞笑話劇劇本
總得抓住點什么
動機的寓言:孩子在為誰而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