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70歲了,越來越像個小孩子。走路腿抬不起來,腳蹭著地,嚓嚓地響,從屋里聽,分不清是他在走路,仍是我那8歲的侄兒在走路。有時候飯菜不可口,他就不吃;天涼了,讓他加件衣服,得哄好半天;在院子里,父親邊走邊吹口哨……全不一點父親的森嚴。
父親像孩子似地越來越有點“人來瘋”。家里來個客人,父親會成心粗聲大嗓地跟母親談話,還非要和客人爭著吃頭鍋的餃子……他明曉得家里有客人,母親不會跟他吵架。客人一走,父親立刻又會低聲下氣地給母親賠警惕。
每次父親從外邊回來,第一句話都是:你媽呢?如果母親在家,父親便不再語言;如果母親不在家,父親便折回首去找,認當真真把母親找回來。
有一次,父親晨練回來,母親說:出去之前也不照鏡子,臉都沒洗凈,眼屎還沾在上面。父親不信任:我出去逛了一圈了,別人怎么沒發現,就你發明了?母親覺得很可笑:別人發現也不好心思告知你呀,都這么大人了。
家里有一點破銅爛鐵、廢舊報紙或塑料瓶,父親都會高愉快興拿到成品收購站去賣,賣得三元五元,不再上繳母親,裝進自己的腰包,作為公然的“私租金”,用于本人出去吃飯或購置零食。
父親以前特殊節省,從不肯到外邊吃飯,也不吃任何零食。當初兒成女就,沒什么大的開銷,他也就慷慨了,常常到小攤上去吃“豆腐沙鍋面”……不放肉,不放 蝦米、紫菜、海帶和豆腐,一碗只有一元五角。父親愛好吃板肉夾燒餅。板肉是新疆特有的一種食物做法……把牛肉煮熟了,加上各種作料,壓成塊狀,吃時,用鋒 利的刀切成薄片,夾在剛出爐的熱燒餅里。
有一次父親很冤屈地向我告母親的狀:我每次都夾一塊錢的肉,有一次燒餅有點大,我夾了兩塊錢的肉,你 媽就嫌我揮霍。我感到好笑極了,這哪是印象中嚴正呆板、不茍言笑的父親啊,明顯是一個饞嘴的孩子!我從口袋里取出50塊錢給他,讓他專門用來買燒餅夾板 肉,并刻意吩咐他:不準告訴母親。父親高興奮興地收下錢出去了。不一會兒,我從廚房經由,聞聲父親跟母親以夸耀的口吻說:女兒給我50塊錢,讓我買板肉夾 燒餅,你看,還是女兒疼我!
我心里突然一陣酸楚……咱們越來越大了,父親越來越小了,那種感到就像一個叫云亮的詩人寫的詩……
父親老了/站在那里/像一小截地基傾斜的土墻……父親對我的立場越來越像個孩子我和父親說話,父親老是一個勁兒地拍板,一時懂得不出我的意思,便咧開嘴 沖我傻笑……有一刻我忽然想給父親做一回父親,給他買最好的玩具每天做好飯好菜叫他吃供他上學,始終念到國外假如有人欺侮他/我才不論三七二十一,非擼起袖子/揍狗日的一頓不可……
有一天我放工回來,看見父親正向街口走去,我趕快走從前叫住他,問他要去干什么,他像一個等到大人回家的孩子,咧著嘴笑,說是在等我,怕我找不著家走丟了。一種深深的激動涌上我的心頭,鼻子一酸,淚水隱約了我的眼睛。心想:你接我的方向都反了,自己都要走丟 了,還牽掛著我,深厚的父愛啊!我扭過臉,不讓父親看見我的淚水,讓他帶我回家。走著走著我愣住了腳步,但父親毫無查覺,仍舊向前走著,夕陽給他的全身鍍 上了一層金色,看著他越來越小的背景,淚水又一次含混了我的眼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266595.html
相關閱讀:為什么我們總是有太多的遺憾?
那些匆匆流逝的親情
母愛,最深刻的愛
感恩節的來歷
感恩勵志文章:時光請別傷害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