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地震勵志故事_向死而生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勵志故事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008年,5月12日,那時,我是四川省綿陽中學高中三年級的一名學生。

  2016年,4月20日,清晨,今天的我已經從浙大畢業快1年,距離當年那場地震,竟也從前5年。

  我無奈去表白,作為一個四川人,對于同胞們在兩次地震中所給予的支撐和輔助,讓我有如許感謝。今天,我想講的,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故事,卻是一個轉變我畢生的故事。

  所有劫難的力氣,并不僅僅是讓人們更加團結,讓人與人之間的同理心與共識彼此暖和,它展示人道的惡,卻更彰顯人性的善與光亮。而對于每一個個體來說,災害,是一種如此直接而出其不意地方式,把我們每個人都一定面對的人生終點——死亡,就這樣毫無防范地赤裸裸地擺在了我們面前,在不到10秒的時光內,忽然切換到頻臨死亡的模式,突然人生十年二十年的久遠計劃在瞬間灰飛煙滅只剩下一個念頭——這一秒鐘,我不要死。

  那一年,下戰書2:28分,距離上課還有2分鐘,我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教養樓的第6層,做著等比數列的一道標題。忽然樓道開端晃動起來,所有的同學都開始惶恐不安,跑到走廊上一看,大量的同學正在沖向樓梯,而三樓、四樓跟著人們的慘叫開始有人跳樓,大略只有3秒鐘的反響時間,我頭頂上的一盞燈忽然砸下來,在我的腳邊砸得破碎,隨之而來的是整個班的同學更加失控地一起擁向樓梯。

  從6樓,跑到1樓,那段距離,30秒。

  整個樓道激烈地晃動著,粉塵彌漫,記憶中是刺鼻而隱約的滋味,前前后后全都是人,我們就這樣彼此緊緊地扣著雙手向下跑,速度并不慢,雙手都扣得那么緊,恐怕旁邊的人滑倒。直到跑出教學樓,一路疾走到操場,很遠,回首,看著還在晃動的教學樓,墻壁上竟然已經被撕開了顯明的口子。

  所有的學生,都站在了操場上聚集。整個學校沒有任何人傷亡,也不建造物的倒塌。然而,在接下來的30分鐘內,全部操場洋溢的,竟然是一片哭聲,同窗們彼此抱頭痛哭。剛才來不迭反映的膽怯,居然在逃離后被開釋,如果,就在那一刻交代了,咱們此生還有多少未實現?假如,方才那一刻,有任何一點點意外,我們當初恐怕就見不到陽光了……逝世亡,就以這樣野蠻而霸道處所式,活生生地擺在了間隔高考還有不到1個月的我們眼前。那是一種如何令人震驚的方法,當我們的腦海里已經填滿的是對于整個暑假的放縱向往,對將來大學生涯的緩緩等待。一場災害,卻能夠霎時把這所有都掏空,把性命冰涼而懦弱的實質,毫無保存地裸露在我們面前。

  哭過,一個友人問我:“在跑下來的那30秒里,你是不是一直想著由于要上自己心儀的學校。所以你不能死?”

  那個瞬間,我停住了。

  在那30秒中,所有對于幻想、抱負跟那所被念叨了良久的目的大學,沒有分毫呈現在我的腦海里。那30秒,我的思維簡直是完整空白的,空缺的如斯徹底,我甚至不曉得本人還有沒有“我要活著”這個動機。我所獨一能回憶起來的事件是,我的整個身心靈,都調動了所有的能量,只是想多撐,哪怕一秒。

  也就是在那一刻,我人生中第一次觸遇到了一種東西——生命,只是那么純潔那么純粹,本質的盛名——與我當天衣著什么無關,與我未來要上什么大學無關,與我那教室里所有做滿了未做滿的習題無關,與我所有關于未來的假想和抱負無關。它只是生命罷了,活著,一口吻,能呼吸,能挺能看,就是生命。

  也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感到,很多我曾經那么重視的貨色,竟然都像灰塵一樣,沉甸甸地,落了下來。

  走向運動場,當時的災民避難場合。捐獻的衣物像小山一樣堆積起來,善意的市民在家煮了上百個白水雞蛋,用水桶拎著走到體育場一個個發給災民。病院,傷病員還在一直地被運過來,那些血肉含混的場景至今在我的腦海里被有意識地打上了禁區,請讓我不要回想。至今,我仍然畏懼可怕片,懼怕血腥的場景。歡天喜地。

  后來……后來……我上了大學,仍舊會把假期投給家鄉的災區。義無反顧。后來,2016年的3.11日本地震后,我在那個暑假去了日本,走到仙臺,聳立在那所被海嘯沖毀的小學前,看著沉積如山的安魂菊。我多少乎能看到最后一刻產生在這里的所有場景,我幾乎能聽到那些吆喝,看見那些牢牢握在一起的手。生,抑或是,死?運氣的無常,就在于你可能將心都已經裝滿了對來日所有最美好的盼望,卻在今天畫上了全體的休止符。

  于是,我們只能學會去抓住所有曇花一現的美好。

  確實,在那么一段日子里,那種對死亡的害怕依然會讓我在睡夢中驚坐而起。自我確認,我還活著。

  的確,在那么一段日子里,我把所有的今天,都當做生命的最后一天來生活。我不能像勵志書一樣說,我每一天都過得很沒有遺憾。但我知道,當我抉擇用這個方式生活的時候,我開始和最深處的自己對話,我開始問自己的生命是否在當下的生活里綻開,我不沉迷于任何的光環,我也不在乎別人怎么看我。我知道,我只活一次。

  如果明天,就是離別日。今天的我,是否還會陷溺最后一集電視劇?是否還會樂意在埋怨和牢騷中渡過?是否還會害怕失敗,害怕受挫,害怕被人譏笑?

  我是如此酷愛生命里的那些源泉與光。用超越凡人數萬倍的熱忱,去愛著,那些閃光的瞬間,那些令人迷醉的美妙。

  不外是,活得很居心。毋寧說,專心在活,而非walking dead.

  今天,2016年4月20日,8:20分,微博上的愛心接力,家門口的成雅高速公路已經被作為生命通道,來自五湖四海的物質正在涌入災區。愛,始終都在。我們的文化在這個時候仍舊會暴發它最強盛而團結的氣力,超出所有的軌制和怨言。

  而我只能講這么一個俗套的小小故事,作為回報。

  如果,正在讀這篇日志的你,樂意在某個夜深人靜的晚上,當四處安靜的時候,溘然感到自己將要在1分鐘后死去,去真正感觸那種死亡的悲鳴與恐怖,去設想此時此刻的你就身處在地震中的一棟樓里,倒塌、慘叫,你卻無能為力。

  就在那一瞬間,去抓住本真的那個你,去捉住你最內核的那個生命,再也不要把它放開。

  此謂,向死而生。

  ——拜謝大恩,愿神保佑仁慈的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293575.html

相關閱讀:總得抓住點什么
動機的寓言:孩子在為誰而玩
勵志搞笑話劇劇本
有關于生命的哲理小故事
成功人士的減法人生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