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老是差那么一點點
那個一進門就喊“肚子餓了,飯怎么還不做好”的人是兒女;那個一進門,衣服都來不迭換,就下廚房燒菜做飯的人是父母。
那個一會兒說“粥燙了”,一會兒嫌“菜咸了”的人是兒女;那個哪怕只有一點青菜豆腐,也要精心烹制,力爭作出味道的人是父母。
那個成天抱怨功課多、切實太累的人是兒女;那個上班累了一終日毫無牢騷,洗衣掃除衛生后再“陪讀”的人是父母。
那個動不動就啟齒要錢,不給就賭氣的人是兒女;那個省吃儉用、精打細算,卻從不在教導投資上小氣的人是父母。
那個記不住家人誕辰,可一到本人生日就早早招集友人聚首的人是兒女;那個很少及自己生日,卻居心為家人籌備生日禮物的人是父母。
那個早上賴床、還不停埋怨家人叫醒他(她)的人是兒女;那個深夜入睡,拂曉即起,預備早點的人是父母。
那個受了一點冤屈回家苦水倒個不停,以求得同情和撫慰的人是兒女;那個在外面受了再多氣,回家后卻強作歡顏的人是父母。
那個有怨言就發,有懊惱就怨,把家當做壞情感“宣泄所”的人是兒女;那個把苦埋在心中,恐怕讓自己不良情緒影響家人的人是父母。
那個情愿把大批空閑時光放在娛樂跟朋友集會上,卻不愿回家看看的人是兒女;那個只有看到親人,哪怕就一會兒,都神清氣爽的人是父母。
那個總愛好將愛掛在嘴邊卻很少付諸舉動的人是兒女;那個從不把愛字說出口,卻將愛播于是我那個火每塊泥土中的人是父母。
愛,總是差那么一點點,這就是父母和兒女的差別所在;蛘,只有等到兒女成了父母,且緩緩變老的時候,才干真正懂得什么叫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317613.html
相關閱讀:母愛,最深刻的愛
為什么我們總是有太多的遺憾?
那些匆匆流逝的親情
感恩節的來歷
感恩勵志文章:時光請別傷害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