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母愛,真的就是一場又一場的辜負?
文/張亞凌
是本閑書,順手一翻,蹦出一句“母愛,是一場又一場的辜負”。
刺眼,傷心。掩卷,潸然淚下。
是的,掏心掏肺的付出,不等轉身就被辜負。不變的,是仍舊執著的付出,即使回身落淚,仍是笑著付出。這個始終被損害的執拗的人就是那個被稱作“母親”的人。
三十七八年前,大門口一溜坐著三個小不點,就那么眼巴巴地等著巷子東頭呈現一個身影:拎著籠或者背個包,遠遠地就沖著我們揮手。
——除了外婆還會有誰?我們等的是籠里包里的好吃的。
記憶里,只有進了我家的門,外婆從不棲息。給我們裁剪縫制衣服,一張一張地貼袼褙,一雙一雙地納鞋,一匹一匹地織布……外婆滿眼都是活兒。也是后來我才曉得,因為老給我家拿貨色,舅媽一直跟外婆鬧別扭,甚至吵架。由于老跑我家幫襯母親,連舅舅也不給外婆好神色?赏馄啪褪枪懿蛔∽约旱耐饶_,老往我家跑。外婆家頓頓都是麥面饃饃,我家連紅薯饃玉米糕都吃不飽,那時的我就是想不通,外婆咋不愛吃好的?
記憶里,沒見過母親照料外婆,只有外婆忙不迭地為了我們吃飽穿暖而忙活的身影。我們長大了,事兒天然就更多了,母親也就更忙活了。
外婆病重時,趕上哥哥趕上車禍,母親陪著他;外婆病危時,遇上姐姐在病院籌備出產,母親陪著她。是的,母親牽著掛著永遠釋懷不下的,老是她的孩子們:哪怕自己已蒼顏白發,孩子們正身強力壯!
——母親只能涕淚橫流地拍打著外婆的靈柩,無奈原諒自己的自私!
十多年前,我也做母親了。貧血,又是剖腹產。
母親不讓我抱兒子,怕累著我;不讓兒子跟我一起住,怕吵著我;甚至霸道到喂奶粉給他吃,說她女兒干瘦干瘦的,那小家伙咂的不是奶而是她女兒的血!
我跟母親的戰役就此拉開了序幕:我說,你多嫌我兒子;她說,你兒子累了我女兒。我說,我娃不要你管;她說,我才勤得管你娃我只想管好我娃。我說,好東西我娃吃了就行了;她說,你娃是娃我娃也是娃……
戰斗的終局只有一種——
我一把鼻涕一把淚地痛訴著母親不心疼我兒子的“斑斑劣跡”,而母親只是警惕地賠著笑不停地向我報歉,說“我錯了還不行”,說“月子里不敢賭氣不敢哭,對身材不好……”
那家伙在省兒童醫院住院時,已經半身不遂的母親居然雇了輛小車從鄉下趕到省城。只是為了當面說句“我娃甭怕,有媽哩”,遞給我她攢的三千塊錢。
母親病危時,我陪著那家伙輸液,放心不下不忍走開。
昏迷了三天,母親走了。我趕到時,母親已經徹徹底底地走了。
拍打著母親的靈柩,我不能諒解本人。就是那一刻,我忽然想起了跪在外婆靈柩前的母親——咱們何以自私得如斯類似?
難道,母愛,真的就是一場又一場的辜負?
我捂住了自己的臉,可頑強憋屈的淚還是從手指間滑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321790.html
相關閱讀:那些匆匆流逝的親情
為什么我們總是有太多的遺憾?
感恩勵志文章:時光請別傷害她
母愛,最深刻的愛
感恩節的來歷